审美视野下的教学理解/美术文化研究丛书/华大博雅学术文库
作者:高细媛 著
出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6
定价:35.00 元
ISBN-13:9787562260691
ISBN-10:7562260699
去豆瓣看看 导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四、研究特色与创新追求
第1章 教师应答行为的审美拷问:“受”的缺失
一、教师应答行为的描述与分析
二、审美知觉是充分而敏感的“受”
第2章 在“做”与“受”的统一中理解教师行为
一、教师行为与艺术创造行为的类比
二、在教育关系中理解教师的“做
三、在教学情境中理解教师的“受
四、教师的有效教学是“做”与“受”的统
第3章 在“做”与“受”的统一中理解学生行为
一、有效的学习具有接受的性质
二、从学的有效性认识学生的“受
三、从“受”的有效性理解学生的“做
四、有效学习是“做”与“受”的循环统
第4章 审美状态中的完美人性
一、人类对完美人性的不懈探索与追求
二、完美人性中对立因素的平衡与统
三、完美人性在审美状态中的形成和发展
第5章 审美化的教学活动与完美人性的培养
一、完美人性的培养与教育的关系
二、师生进入审美状态的教学活动
三、在对立统一中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高细媛,1969年生,湖北浠水人。1986年毕业于湖北浠水师范学校并留校任教;1998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美术系美术教育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0年至2001年在西南师范大学接受中小学美术学科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05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美术理论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并于同年到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任教;201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铜版画创作、美术理论、中小学美术教育以及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铜版画作品曾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版画展览并被收藏和发表。近年来,在《教育研究与实验》《全球教育展望》《中国美术教育》《艺术评论》《湖北美术学院学报》《天津美术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
教育生活中的矛盾——自由与控制、感性与理性、主动与被动、个性与共性等是促使我们不断思考教学问题的主要因素,它们之间所形成的张力是促进学生不断成长的动力。《华大博雅学术文库·美术文化研究丛书:审美视野下的教学理解》在审美视野下通过教师行为及学生行为中“做”与“受”的统一来理解教学活动中人的身体与心灵、感性与理性、主动与被动、个性与共性等各种对立因素的统一活动与和谐发展。这些对立因素的统一活动与和谐发展便是身心的全面发展,也是完美人性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审美视野为我们认识和理解教学活动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式,通过它,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教学活动中各种矛盾因素对立统一的美学特征,从而正确把握和充分利用各种对立因素的统一来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性,促进其全面发展。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