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西方哲学史(第2卷):中世纪哲学
作者:[英] 安东尼·肯尼 著 袁宪军 译
出版: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3.10
丛书:史家名著书系
页数:428
定价:37.00 元
ISBN-13:9787546330938
ISBN-10:7546330939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哲学与信仰:奥古斯丁至迈蒙尼德
奥古斯丁论历史
奥古斯丁论两个城邦
波伊提乌的慰藉说
古代晚期希腊哲学
卡洛林帝国时期的哲学
穆斯林和犹太哲学家
阿维森纳及其后继者
坎特伯雷的安塞姆
阿伯拉尔
阿威洛伊
迈蒙尼德
第二章 经院哲学家:从十二世纪至文艺复兴
罗伯特·格罗斯泰斯特与圣阿尔伯图斯
圣波纳文图拉
托马斯·阿奎那
去世后的阿奎那
布拉班特的西热和罗杰·培根
邓斯·司各脱
威廉·奥卡姆
对奥卡姆的接受
牛津计算师
约翰·威柯利夫
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之外
文艺复兴时期的柏拉图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的亚里土多德哲学
第三章 逻辑与语言
奥古斯丁论语言
波伊提乌的逻辑学
作为逻辑学家的阿伯拉尔
十三世纪名称的逻辑学
逻辑命题与三段论
阿奎那论思想和语言
类比与一义性
中世纪语法学家的逻辑学
奥卡姆的心理语言
奥卡姆论真理和推论
沃尔特·博雷与约翰·威柯利夫
卢万大学的三值逻辑学
第四章 知识
奥古斯丁论怀疑、信仰和知识
奥古斯丁论神的光照
波纳文图拉论光照
阿奎那论概念的形成
阿奎那论信仰、知识和科学
邓斯·司各脱的认识论
奥卡姆关于直觉知识和抽象知识
第五章 物理学
奥古斯丁论时间
菲洛普努斯:亚里士多德的批评家
十三世纪的自然哲学
实在的无限和潜在的无限
第六章 形而上学
阿维森纳论存在、本质和存在
阿奎那论实在和潜在
邓斯·司各脱的形而上学
奥卡姆的简化论纲领
威柯利夫与决定论
第七章 心灵与灵魂
奥古斯丁论内心生活
奥古斯丁论意志
伊斯兰思想中的能动智力
阿维森纳论智力和想象力
阿威洛伊的心理学
阿奎那论感觉和智力
阿奎那论意志
司各脱对阿奎那
奥卡姆对司各脱
蓬波纳齐论灵魂
第八章 伦理学
奥古斯丁论如何获得幸福
奥古斯丁论撒谎、谋杀和性
阿伯拉尔的意图伦理学
阿奎那的伦理学体系
作为道德家的阿奎那
司各脱论神的律法
奥卡姆的伦理学
第九章 上帝
奥古斯丁的上帝
波伊提乌论神的预知
爱留根纳的消极神学
伊斯兰哲学家对上帝存在的论证
安塞姆对上帝存在的证明
达米安和阿伯拉尔的上帝全能论
格罗斯泰斯特论上帝全知
阿奎那论上帝的永恒知识和能力
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论证
邓斯·司各脱关于无限存在的形而上学论证
司各脱、奥卡姆和瓦拉论神的预知
库萨的尼古拉关于学问者的无知
大事记年表
引用文献缩写与常例
参考文献
插图目录
索引
安东尼·肯尼,1931年出生于英国利物浦,1943年至1956年攻读神学,1957年转向攻读哲学,曾先后任牛津大学研究员、副教授、教授、牛津大学图书馆馆长、大英图书馆馆长、牛津大学副校长、英国学术院主席等职,著有《行动,情感与意志》《心灵的本性》《维特根斯坦》《牛津西方哲学史》等。
《牛津西方哲学史(第2卷) 中世纪哲学》讲述了从圣奥古斯丁皈依基督教,持续到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这一阶段的哲学历程。基于宗教方面的偏见,学术界通常认为中世纪哲学不值得研究,因为这一时期的哲学与神学混杂在一起,并称这一时期的哲学研究者为“经院派”。然而,绕开这个阶段,却会造成哲学史的空白。在《《牛津西方哲学史(第2卷):中世纪哲学》》中,作者系统梳理了中世纪的神学研究,从神学中挖掘出了哲学的发展脉络,深入浅出,兼有趣味性和思想性,成功地延续了《牛津西方哲学史》第一卷的主旨,并为第三卷做了成功的铺垫。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