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墨宝:晋·唐·五代墨迹选(套装共6册)

目 录内容简介
《天下墨宝:晋唐五代墨迹选(晋·唐·五代行草书)》:
《天下墨宝:晋唐五代墨迹选(晋·唐·五代行草书)》收《平复帖》、《伯远帖》、《中郎帖》、《出师颂》、《卜商帖》、《张翰帖》、《梦奠帖》、《上阳台帖》、《汝南公主墓志铭》、《苦笋帖》、《论书帖》、《神仙起居法》、《夏热帖》《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等十五件墨迹。
《平复帖》纵二十三点七厘米、横二十点六厘米,为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书,是我国最早的名家墨迹。《伯远帖》纵二十五点一厘米,横十七点二厘米,为王羲之侄子王殉书,是东晋时代的稀世珍品,被列为《三希堂法帖》之一。《中郎帖》纵二十三点三厘米,横二十五点七厘米,为东晋政治家、书法家谢安书。《出师颂》纵二十一点二厘米,横二十七点八厘米,为隋人书写的一件章草墨迹。《上阳台帖》纵二十八点五厘米,横三十八点一厘米,传为诗仙李白书,『此帖落笔天纵,笔意苍劲』。《卜商帖》纵二十五点二厘米,横十六点五厘米,《张翰帖》纵二十五点二厘米,横三十三厘米。以上诸帖均藏于故官博物院。《梦奠帖》纵二十五点五厘米,横三十三点六厘米,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卜商帖》、《张翰帖》、《梦奠帖》均为欧阳询书,原为一体,后被分拆。《汝南公主墓志铭》纵二十五点九厘米,横三十八点四厘米,书风温润圆劲,姿荣秀出,藏于上海博物馆。《苦笋帖》纵二十五点一厘米,藏于上海博物馆;《论书帖》纵三十八点五厘米,藏于辽宁省博物馆。上述两件墨迹系怀素所书,《苦笋帖》十四字,书风丰腴道美;《论书帖》八十五字,赵孟頫评说:『此卷是素师肺腑中流出,寻常所见皆不能及之也。』《神仙起居法》纵二十七厘米,文八行,草法奇矫恣肆,如横风斜雨,一气贯注。《夏热帖》纵二十三点八厘米,为大草书,笔势狂放。丙件均藏于故宫博物院。《庐鸿草堂十志图跋》纵二十九点五厘米,此帖雄强茂密,元气浑然,藏于台北故官博物院。《韭花帖》纵二十五点五厘米,其书法雅正,丰神洒脱,字距行距之大前所未有,此件现已流失。以上四件均为杨凝式书。《天下墨宝:晋唐五代墨迹选(晋·唐·五代行草书)》刊出的《韭花帖》,是现藏于无锡市博物馆的摹品。
《天下墨宝:智永真草千字文(隋代真书草书)》:
智永,山阴永欣寺僧,名法极,人称『永禅师』,陈、隋间著名书法家,东晋王羲之七世孙。
智永初从萧子云学书,后继承祖法,精勤书艺,相传曾书写《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分送浙东诸寺。其传世《真草千字文》有墨迹与刻本两种。此墨迹本流入日本国,纸本、册装,计二百零二行,行十字。有的专家认为是智永真迹,亦有的专家认定是唐人临本。这件名迹历来受到极高评价,有人评说:『真则圆劲古雅,草则丰美匀适。』亦有人评说:『笔势飘动隽逸,结字雄放瑰奇。』还有人以为:『气韵飞动,优入神品。为天下法书第一。』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论说此件墨迹时有言:『永师真迹八百本,海东一卷逃劫灰。儿童相见不相识,少小离家老大回。』这件册装墨迹本原是每面四行,为节约版面,《天下墨宝:智永真草千字文(隋代真书草书)》每面拼成六行,将每面四十字增至六十字,供广大书法爱好者鉴赏临习。
《天下墨宝:冯承素·兰亭序(唐代行书)》:
唐太宗得到兰亭真迹后,曾令赵模、冯承素等人各拓数本,分赐皇子、诸王与大臣。现存的这件兰亭序墨迹,被称为冯承素摹本,因钤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印记,故又有『神龙本』之称。清代,这件墨迹又有『兰亭八柱第三』之称,引首有清乾隆帝弘历御题『晋唐心印』四个行书大字,帖后有宋代许将、王安礼等十余人题名,还有元代著名书家赵孟俯题跋,鲜于枢题诗,邓文原等人题识,再后还有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等人题识。全卷钤宋内府、明内府、清内府诸多玺印记。
这件纸本兰亭墨迹,纵二十四点五厘米,横六十九点九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天下墨宝:欧阳询·行书千字文(唐代行书)》:
内容多诗句格言,或辑录前人或感情自撰,字体则正草隶篆,无不相宜。上千年的发展积累,产生了不计其数的楹联珍品,其中不少经典之作今天仍在沿用。依诸帖结字法则建构,力求接近,以成完璧。
《天下墨宝:孙过庭·书谱(唐代草书)》:
孙过庭,字虔礼,唐代吴郡人。其出身寒微,博雅有文名。书法学二王,尤精于草书。唐垂拱三年,他撰写《书谱》一文。这篇长文,文字宏丽,议论精辟,是一篇极为精彩的书论;其草书墨迹,笔法流动,姿态横生。因此,被后人誉为书法史上的双璧。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评说:『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续书评》中有言:『过庭草书如丹崖绝壑,笔势坚劲。』清代孙承泽评说:『书谱天真潇洒,挥臂独行,无意求全,而无不宛合,此有唐第一妙腕。』《书谱》纸本,纵二十七点二厘米,横近七百厘米,经宋、元、明、清诸收藏家递藏,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正文中缺损部分根据薛氏本补齐,放在最后附录部分。
《天下墨宝:晋唐五代墨迹选(晋·唐·五代行草书)》收《平复帖》、《伯远帖》、《中郎帖》、《出师颂》、《卜商帖》、《张翰帖》、《梦奠帖》、《上阳台帖》、《汝南公主墓志铭》、《苦笋帖》、《论书帖》、《神仙起居法》、《夏热帖》《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等十五件墨迹。
《平复帖》纵二十三点七厘米、横二十点六厘米,为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书,是我国最早的名家墨迹。《伯远帖》纵二十五点一厘米,横十七点二厘米,为王羲之侄子王殉书,是东晋时代的稀世珍品,被列为《三希堂法帖》之一。《中郎帖》纵二十三点三厘米,横二十五点七厘米,为东晋政治家、书法家谢安书。《出师颂》纵二十一点二厘米,横二十七点八厘米,为隋人书写的一件章草墨迹。《上阳台帖》纵二十八点五厘米,横三十八点一厘米,传为诗仙李白书,『此帖落笔天纵,笔意苍劲』。《卜商帖》纵二十五点二厘米,横十六点五厘米,《张翰帖》纵二十五点二厘米,横三十三厘米。以上诸帖均藏于故官博物院。《梦奠帖》纵二十五点五厘米,横三十三点六厘米,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卜商帖》、《张翰帖》、《梦奠帖》均为欧阳询书,原为一体,后被分拆。《汝南公主墓志铭》纵二十五点九厘米,横三十八点四厘米,书风温润圆劲,姿荣秀出,藏于上海博物馆。《苦笋帖》纵二十五点一厘米,藏于上海博物馆;《论书帖》纵三十八点五厘米,藏于辽宁省博物馆。上述两件墨迹系怀素所书,《苦笋帖》十四字,书风丰腴道美;《论书帖》八十五字,赵孟頫评说:『此卷是素师肺腑中流出,寻常所见皆不能及之也。』《神仙起居法》纵二十七厘米,文八行,草法奇矫恣肆,如横风斜雨,一气贯注。《夏热帖》纵二十三点八厘米,为大草书,笔势狂放。丙件均藏于故宫博物院。《庐鸿草堂十志图跋》纵二十九点五厘米,此帖雄强茂密,元气浑然,藏于台北故官博物院。《韭花帖》纵二十五点五厘米,其书法雅正,丰神洒脱,字距行距之大前所未有,此件现已流失。以上四件均为杨凝式书。《天下墨宝:晋唐五代墨迹选(晋·唐·五代行草书)》刊出的《韭花帖》,是现藏于无锡市博物馆的摹品。
《天下墨宝:智永真草千字文(隋代真书草书)》:
智永,山阴永欣寺僧,名法极,人称『永禅师』,陈、隋间著名书法家,东晋王羲之七世孙。
智永初从萧子云学书,后继承祖法,精勤书艺,相传曾书写《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分送浙东诸寺。其传世《真草千字文》有墨迹与刻本两种。此墨迹本流入日本国,纸本、册装,计二百零二行,行十字。有的专家认为是智永真迹,亦有的专家认定是唐人临本。这件名迹历来受到极高评价,有人评说:『真则圆劲古雅,草则丰美匀适。』亦有人评说:『笔势飘动隽逸,结字雄放瑰奇。』还有人以为:『气韵飞动,优入神品。为天下法书第一。』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论说此件墨迹时有言:『永师真迹八百本,海东一卷逃劫灰。儿童相见不相识,少小离家老大回。』这件册装墨迹本原是每面四行,为节约版面,《天下墨宝:智永真草千字文(隋代真书草书)》每面拼成六行,将每面四十字增至六十字,供广大书法爱好者鉴赏临习。
《天下墨宝:冯承素·兰亭序(唐代行书)》:
唐太宗得到兰亭真迹后,曾令赵模、冯承素等人各拓数本,分赐皇子、诸王与大臣。现存的这件兰亭序墨迹,被称为冯承素摹本,因钤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印记,故又有『神龙本』之称。清代,这件墨迹又有『兰亭八柱第三』之称,引首有清乾隆帝弘历御题『晋唐心印』四个行书大字,帖后有宋代许将、王安礼等十余人题名,还有元代著名书家赵孟俯题跋,鲜于枢题诗,邓文原等人题识,再后还有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等人题识。全卷钤宋内府、明内府、清内府诸多玺印记。
这件纸本兰亭墨迹,纵二十四点五厘米,横六十九点九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天下墨宝:欧阳询·行书千字文(唐代行书)》:
内容多诗句格言,或辑录前人或感情自撰,字体则正草隶篆,无不相宜。上千年的发展积累,产生了不计其数的楹联珍品,其中不少经典之作今天仍在沿用。依诸帖结字法则建构,力求接近,以成完璧。
《天下墨宝:孙过庭·书谱(唐代草书)》:
孙过庭,字虔礼,唐代吴郡人。其出身寒微,博雅有文名。书法学二王,尤精于草书。唐垂拱三年,他撰写《书谱》一文。这篇长文,文字宏丽,议论精辟,是一篇极为精彩的书论;其草书墨迹,笔法流动,姿态横生。因此,被后人誉为书法史上的双璧。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评说:『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续书评》中有言:『过庭草书如丹崖绝壑,笔势坚劲。』清代孙承泽评说:『书谱天真潇洒,挥臂独行,无意求全,而无不宛合,此有唐第一妙腕。』《书谱》纸本,纵二十七点二厘米,横近七百厘米,经宋、元、明、清诸收藏家递藏,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正文中缺损部分根据薛氏本补齐,放在最后附录部分。
比价列表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