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著名学系列(全两册)《那些逝去的厚重声音(民国著名学人性情档案)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

《那些逝去的厚重声音(民国著名学人性情档案) 》目录
辜鸿铭:“我是老大中华的未了的一个代表”
(1)传略 (2)形象 (3)保皇 (4)追随 (6)天赋 (7)好
胜 (8)傲睨 (9)臧否 (11)憎恶 (12)詈讽 (14)气节 (15)传
道 (17)怪论 (19)评誉
蔡元培:“和平敦厚,蔼然使人如坐春风”
(21)传略 (23)变革 (24)壮怀 (26)慈师 (28)婚姻 (29)轶
闻 (31)评誉 (32)名言 (33)名联
章太炎:专志精微,穷研训故;首正大谊,截断众流
(36)传略 (37)怪誉 (38)门生 (40)讲学 (45)疾愤 (47)情
事 (48)异行 (49)评誉
梁启超:“他的最伟大处。便是他的善变。他的屡变”
(51)传略 (53)反差 (56)情浓 (57)情止 (59)拜师 (61)为
师 (62)自省 (64)趣味 (65)长辞
王国维:取义舍生欣所得。不顾人间唤奈何!
(66)传略 (67)大师 (6B)杰作 (69)扬镳 (73)淡泊 (74)衣
食 (74)自沉 (76)名言 (77)评誉
李叔同:做一样像一样的遗世独立僧
(79)传略 (80)才艺 (82)境界 (83)挚交 (90)雅交 (91)师
魂 (92)情事 (93)轶事 (94)名曲 (95)名言 (97)名
诗 (98)评价
马寅初:“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敢言”
(99)传略 (101)倔犟 (101)温厚 (102)义正 (104)激
愤 (107)廉俭 (108)情事 (109)轶事 (11O)养生
马一浮:“唯诚可以感人,唯虚可以接物”
(112)传略 (113)天资 (114)旷逸 (115)义愤 (116)佳
话 (117)授道 (119)论学 (119)伤情 (120)养生 (121)名
言 (122)诗话 (123)诗词
刘师培:一只屡被世事“拖下水”的国学界凤凰
(125)传略 (127)投逆 (130)反目 (132)为师 (133)师
友 (135)轶事
熊十力:“吾以为人不孤冷到极度,不堪与世和谐”
(137)传略 (138)风度 (140)孤冷 (141)狷狂 (144)义
举 (145)相惜 (147)教诲 (148)诤言 (148)妙文——《说食》
黄侃:一个乖僻和学问成正比的怪杰
(150)传略 (152)至孝 (153)辛讽 (154)嗜书 (156)师
道 (157)同门 (159)弟子 (160)谶言 (161)轶闻
钱玄同:一个催生新文化运动的性情中人
(165)传略 (166)催生 (167)双簧 (168)为师 (170)家
事 (171)趣闻 (173)妙文——《恭贺爱新觉罗溥仪君迁升之喜并祝进步》
刘文典:养生未羡嵇中散,疾恶真推祢正平
(176)传略 (177)风采 (179)气节 (181)恃才 (183)相
轻 (184)相重 (184)奇师
陈寅恪:教授之教授,大师之大师
(188)传略 (189)名门 (191)博学 (193)治学 (194)敬
崇 (196)骨气 (197)师友 (200)纯情 (202)妙联 (203)自
白 (203)归宿 (204)赞誉
陶行知:“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206)传略 (208)激愤 (210)无私 (210)律己 (212)爱
心 (213)施教 (216)评誉 (217)名言 (220)妙演 (222)妙论——
《第一流的教育家》 (223)妙文——《中国的人命》
赵元任:拥有异常天赋的“汉语言学之父”
(225)传略 (226)天赋 (227)造诣 (229)远政 (229)至
交 (231)姻缘 (234)乐趣 (234)名趣 (235)轶闻 (237)妙语
梁漱溟:中国最后一位儒家
(239)传略 (241)自视 (243)气节 (244)淡和 (245)教
诲 (247)情分 (250)轶闻 (251)语录
顾颉刚:中国史学现代化的第一个奠基人
(256)传略 (258)开创 (259)平等 (260)惜才 (262)恩
师 (264)情曲 (271)美文——《怀疑与学问》
吴宓:一个奇特、矛盾的真正的人
(273)传略 (275)率性 (276)严谨 (278)单恋 (279)婚
姻 (281)门生 (283)情念 (284)评论 (285)诗作
冯友兰:建立最好人生境界论的“现代新儒家”
(287)传略 (288)力作 (289)兄妹 (291)齐眉 (292)授业 (293)收
藏 (294)妙喻 (294)至交 (295)名文——《人生的境界》
金岳霖:一个创建独立哲学体系的“顽童哲学家”
(298)传略 (299)为学 (300)传道 (302)论道 (303)纯隋 (304)妙
缘 (306)和善 (308)趣行
傅斯年:“故以学识而论,孟真真是中国的通才”
(312)传略 (313)疾愤 (315)义正 (316)匡正 (318)孝子 (318)婚
姻 (321)师友 (323)轶闻 (324)理念 (325)评誉
罗家伦:“人生的意义在能认识和创造生命的价值”
(326)传略 (327)干将 (328)唯贤 (330)治校 (331)姻缘 (332)妙
闻 (334)名文——《生命的意义》
潘光旦:“择善而从,择不善而改”
(339)传略 (340)嗜学 (342)论教 (343)性学 (344)刚正 (345)雅
趣 (346)幽默 (347)哀恸 (348)轶闻 (349)友评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目录
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周作人:心里住着两个“鬼”的淡漠旅人
张恨水:惹得读者为作品人物“请命”的书生
刘半农:“如君之人已不可再得”
许地山:“他似乎永远不会说‘不’”
林语堂:“对我自己而言,顺乎本性,就是身在天堂”
周瘦鹃:“无非是悲思,无非是痛泪”
郁达夫:令人沉醉的自我剖白
徐志摩:“他的诗是不自欺的生命换来的”
朱自清:一个诗人、学者、斗士的统一体
闻一多:诗如火,“烧沸世人血”
老舍:“我愿自己的儿女能以血汗挣饭吃”
俞平伯:为人为文皆“奇峭而有情趣”
废名:将人物“都沉没在作者的自我里面”
沈从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梁实秋:“人在爱中即是成仙成佛成圣贤”
朱湘:他始终在“向失望宣战”
邵洵美:“我是个天生的诗人”
李健吾:活着是为了“掏一把出来”
萧军:“我这野气要不要改?”
辜鸿铭:“我是老大中华的未了的一个代表”
(1)传略 (2)形象 (3)保皇 (4)追随 (6)天赋 (7)好
胜 (8)傲睨 (9)臧否 (11)憎恶 (12)詈讽 (14)气节 (15)传
道 (17)怪论 (19)评誉
蔡元培:“和平敦厚,蔼然使人如坐春风”
(21)传略 (23)变革 (24)壮怀 (26)慈师 (28)婚姻 (29)轶
闻 (31)评誉 (32)名言 (33)名联
章太炎:专志精微,穷研训故;首正大谊,截断众流
(36)传略 (37)怪誉 (38)门生 (40)讲学 (45)疾愤 (47)情
事 (48)异行 (49)评誉
梁启超:“他的最伟大处。便是他的善变。他的屡变”
(51)传略 (53)反差 (56)情浓 (57)情止 (59)拜师 (61)为
师 (62)自省 (64)趣味 (65)长辞
王国维:取义舍生欣所得。不顾人间唤奈何!
(66)传略 (67)大师 (6B)杰作 (69)扬镳 (73)淡泊 (74)衣
食 (74)自沉 (76)名言 (77)评誉
李叔同:做一样像一样的遗世独立僧
(79)传略 (80)才艺 (82)境界 (83)挚交 (90)雅交 (91)师
魂 (92)情事 (93)轶事 (94)名曲 (95)名言 (97)名
诗 (98)评价
马寅初:“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敢言”
(99)传略 (101)倔犟 (101)温厚 (102)义正 (104)激
愤 (107)廉俭 (108)情事 (109)轶事 (11O)养生
马一浮:“唯诚可以感人,唯虚可以接物”
(112)传略 (113)天资 (114)旷逸 (115)义愤 (116)佳
话 (117)授道 (119)论学 (119)伤情 (120)养生 (121)名
言 (122)诗话 (123)诗词
刘师培:一只屡被世事“拖下水”的国学界凤凰
(125)传略 (127)投逆 (130)反目 (132)为师 (133)师
友 (135)轶事
熊十力:“吾以为人不孤冷到极度,不堪与世和谐”
(137)传略 (138)风度 (140)孤冷 (141)狷狂 (144)义
举 (145)相惜 (147)教诲 (148)诤言 (148)妙文——《说食》
黄侃:一个乖僻和学问成正比的怪杰
(150)传略 (152)至孝 (153)辛讽 (154)嗜书 (156)师
道 (157)同门 (159)弟子 (160)谶言 (161)轶闻
钱玄同:一个催生新文化运动的性情中人
(165)传略 (166)催生 (167)双簧 (168)为师 (170)家
事 (171)趣闻 (173)妙文——《恭贺爱新觉罗溥仪君迁升之喜并祝进步》
刘文典:养生未羡嵇中散,疾恶真推祢正平
(176)传略 (177)风采 (179)气节 (181)恃才 (183)相
轻 (184)相重 (184)奇师
陈寅恪:教授之教授,大师之大师
(188)传略 (189)名门 (191)博学 (193)治学 (194)敬
崇 (196)骨气 (197)师友 (200)纯情 (202)妙联 (203)自
白 (203)归宿 (204)赞誉
陶行知:“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206)传略 (208)激愤 (210)无私 (210)律己 (212)爱
心 (213)施教 (216)评誉 (217)名言 (220)妙演 (222)妙论——
《第一流的教育家》 (223)妙文——《中国的人命》
赵元任:拥有异常天赋的“汉语言学之父”
(225)传略 (226)天赋 (227)造诣 (229)远政 (229)至
交 (231)姻缘 (234)乐趣 (234)名趣 (235)轶闻 (237)妙语
梁漱溟:中国最后一位儒家
(239)传略 (241)自视 (243)气节 (244)淡和 (245)教
诲 (247)情分 (250)轶闻 (251)语录
顾颉刚:中国史学现代化的第一个奠基人
(256)传略 (258)开创 (259)平等 (260)惜才 (262)恩
师 (264)情曲 (271)美文——《怀疑与学问》
吴宓:一个奇特、矛盾的真正的人
(273)传略 (275)率性 (276)严谨 (278)单恋 (279)婚
姻 (281)门生 (283)情念 (284)评论 (285)诗作
冯友兰:建立最好人生境界论的“现代新儒家”
(287)传略 (288)力作 (289)兄妹 (291)齐眉 (292)授业 (293)收
藏 (294)妙喻 (294)至交 (295)名文——《人生的境界》
金岳霖:一个创建独立哲学体系的“顽童哲学家”
(298)传略 (299)为学 (300)传道 (302)论道 (303)纯隋 (304)妙
缘 (306)和善 (308)趣行
傅斯年:“故以学识而论,孟真真是中国的通才”
(312)传略 (313)疾愤 (315)义正 (316)匡正 (318)孝子 (318)婚
姻 (321)师友 (323)轶闻 (324)理念 (325)评誉
罗家伦:“人生的意义在能认识和创造生命的价值”
(326)传略 (327)干将 (328)唯贤 (330)治校 (331)姻缘 (332)妙
闻 (334)名文——《生命的意义》
潘光旦:“择善而从,择不善而改”
(339)传略 (340)嗜学 (342)论教 (343)性学 (344)刚正 (345)雅
趣 (346)幽默 (347)哀恸 (348)轶闻 (349)友评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目录
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周作人:心里住着两个“鬼”的淡漠旅人
张恨水:惹得读者为作品人物“请命”的书生
刘半农:“如君之人已不可再得”
许地山:“他似乎永远不会说‘不’”
林语堂:“对我自己而言,顺乎本性,就是身在天堂”
周瘦鹃:“无非是悲思,无非是痛泪”
郁达夫:令人沉醉的自我剖白
徐志摩:“他的诗是不自欺的生命换来的”
朱自清:一个诗人、学者、斗士的统一体
闻一多:诗如火,“烧沸世人血”
老舍:“我愿自己的儿女能以血汗挣饭吃”
俞平伯:为人为文皆“奇峭而有情趣”
废名:将人物“都沉没在作者的自我里面”
沈从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梁实秋:“人在爱中即是成仙成佛成圣贤”
朱湘:他始终在“向失望宣战”
邵洵美:“我是个天生的诗人”
李健吾:活着是为了“掏一把出来”
萧军:“我这野气要不要改?”
辜鸿铭、蔡元培、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李叔同、马寅初、马一浮、刘师培、熊十力、黄侃、钱玄同、刘文典、陈寅恪、陶行知、赵元任、梁漱溟、顾颉刚、吴宓、冯友兰、金岳霖、傅斯年、罗家伦、潘光旦,本套书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分别介绍了上述24位民国著名学人的生平事迹。《民国著名文学系列》由《伴随编辑部》编著。
比价列表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