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住宅区业主自治运行实效研究:基于个体决策的视角
作者:陈丹著
出版:法律出版社 2014.10
丛书:光华法学文丛
页数:297
定价:36.00 元
ISBN-13:9787511866721
ISBN-10:7511866727
去豆瓣看看 目录
摘要1
Abstract1
0导论
01问题提出
02文献综述
021国内研究
022国外研究
023内外评述:对研究范式的反思
03研究视角
031研究的视角
032分析单元
033问题的具体界定
04研究方法
05结构框架
051结构安排
052技术图
06概念使用
061集体行动
062业主自治
城市住宅区业主自治运行实效研究
目录
1城市住宅区业主自治理论基础
11引言
12分析对象本质
121新时期的治理方略——权力的隐蔽与柔性治理
122我国业主自治演进的实证分析——经验
考察抑或历史检验
13分析工具选择
131基本假设
132基础理论
133历史脉络
14小结
2城市住宅区业主自治运行的实效
21引言
22业主自治运行的实证调查
221实证调查的内容
222实证调查的实施
23业主权利实现现状
231现行制度的实证分析
232分析结论的推进与拓展
24业主大会与业主委员运行现状
241实证调查结果描述性统计分析
242分析结论的推进与拓展
25小结
3城市住宅区业主自治运行的机制:从房地产分利集团角度分析
31引言
32房地产分利集团垄断小区
33房地产分利集团影响立法
331分利集团游说立法
332实证分析:对《物业管理条例》解读
333进一步分析:法律市场巩固立法
34房地产分利集团消弱司法
35小结
4城市住宅区业主自治运行的机制:从个体参与角度分析
41引言
42业主为什么不参与?——贪婪激励对参与的消减
43部分参与是否可行?——门槛对参与的抑制
44小结
5城市住宅区业主自治运行的机制:从自治组织角度分析
51引言
52基本规则解析:多数决VS效率
53进一步拓展:包容性VS深思性
54小结
6城市住宅区业主自治运行的机制:从执行组织角度分析
61引言
62基本规则解析:理想人VS理性人
621运作机制
622监管机制
63进一步拓展:业委会异化
64小结
7城市住宅区业主自治的展望:自治框架搭建
71引言
72立法机关的制度选择:结构与运行
721权利配置模式的优化——业主权利倾斜性配置
722结构模式的优化——认可性守法模式
73行政机关的制度选择:治理与辅助
731内部权力资源的配置
732外部互动网络的构建
74自治组织的制度选择:系统与层次
741运行模式优化——畏惧性守法模式
742业委会规则:激励与约束
75小结
8结语:现实、构想与展望
81本书研究发现
82本书策略建议
83未来研究方向
附件1994年以来有关业主自治的各地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
参考文献
致谢
陈丹简介
男,绵阳三台人,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中国经济法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先后于成都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取得管理学士、法律硕士、法学博士。致力于在经济学框架内考察法律制度的实践理性,以增加对实践背离制度的理解,特别强调经济学研究范式和表达方式与法学研究结合,力求针对性、启发性与科学性相融合。平生热衷于思索,治学之余埋头玄思,心造世界。做事本于良心,做人崇尚高雅,不太喜欢争论,特别不喜欢为争鸣而争鸣,自我收敛,内心沉静,便是归宿。
《城市住宅区业主自治运行实效研究:基于个体决策的视角》试图在集体行动理论框架内探索我国业主自治实践与制度预期相背离的现象,以及这种背离现象背后的机制。正是在这种思路下,本书在研究业主自主运行的具体问题时将以对个体行为决策的研究为主,而在进行跨学科的理论性探索时也将更依赖经验性的证据。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