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 互联网时代如何实现股东、员工与顾客的共赢
作者:唐·佩珀斯,玛莎·罗杰斯著;钱峰译
出版: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4.12
页数:278
定价:48.00 元
ISBN-13:9787308140645
ISBN-10:7308140644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信任:不仅是一个好策略,更是大势所趋
  过去,“可以信任”就足够了。今天,只有做到“值得依赖”才行
  必信力: 更高级的可信度
  同样是讲“信任”,为什么这本书与众不同?
  互动越频繁,信任越重要
  创造声望值
  但是,信任度是不是恶化了?
  我们的目标是帮助你在透明时代制定一个可靠的成功计划
  “你需要一艘更大的船”
  第二章 为顾客的利益服务
  “您有一封邮件”:为不可信付出的代价
  靠顾客的失误赚钱
  Netflix:意图不端,能力不足,还是两者兼有之?
  那么,什么才是良好的意图?
  你的公司是值得依赖呢,还是仅仅可以信任?
  值得依赖的公司怎样利用顾客数据
  同理心、自利和经济学
  同理心和信任的社会作用
  精神变态的资本主义
  展现出人性的面孔
  必信力测试
  第三章 必信力:资本家的工具
  为什么你的CFO必须学着喜爱必信力
  短期主义:不要担心长期,到时“你也不在了,我也不在了”
  眼光要长远
  顾客关系:连接长期价值的重要一环
  信任者和不信任者
  世界上没有“单向互惠”
  必信力和自利:悖论
  必信力测试
  第四章 主日学校之外也有共享
  价值创造:一人创造,人人受益,无人独占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相信
  信任,惩罚与“猴子的脑筋”
  被Twitter置于死地
  合作者、搭便车者以及惩罚者
  必信力测试
  第五章 信任和电子社交思潮
  电子社交思潮
  朋友怎样对待朋友
  本博客文章由××赞助
  肯尼思??科尔事件
  必信力与社交产品
  凡以信赖为章,创新必定繁荣
  必信力测试
  第六章 控制不是明智之举
  控制的幻觉
  信用卡、偏见,以及必信力
  社会关系、鸡尾酒会和系统
  史泰博(Staples)项目流产,失败于概率事件
  雀巢与绿色和平组织的智慧较量
  Facebook的经验教训
  其他公司该从Facebook身上吸取什么教训
  如何利用员工自主性建立必信力
  应对不可预测性:拥抱“社区混乱(Chaos of Community)”
  必信力测试
  第七章 提前建立你的必信力
  顾客评价是根本,而且这是必然的趋势
  马甲,为乐趣还是为利益
  全世界劳动者,上博客!
  必信力,一种具有竞争力的策略
  道歉的力量
  让过去的事情过去吧
  过渡中的文化
  必信力测试
  第八章 诚实的能力
  能力与良好的意图相关
  产品能力和顾客能力
  诚实的能力要求诚实又有能力的员工
  自组织和开放式领导力
  真正的忏悔:达美乐(Domino’s)和透明披萨
  出错和信任
  必信力测试
  第九章 必信力信息
  这则信息可信吗?
  科学、信任和循证管理
  丰富数据环境中的直觉和预感
  为提高透明度而管理
  必信力测试
  第十章 将必信力植入商业模式
  想象拥有必信力的未来
  你的公司值得依赖吗?
  产品具有必信力吗?
  必信力是一种技术吗?
  从现在开始,计划建立你的必信力
  致谢
  唐·佩珀斯(Don Peppers),玛莎·罗杰斯(Martha Rogers),当今最卓越的企业指导大师、国际营销大师、“一对一营销”创始人。
  两人已经合著出版了9部著作,首部著作《一对一未来》(The One to One Future)被业内誉为“新营销圣经”。系列作品热销全球,总销量超100万册,共有18种语言的译本。
  两人创办的Peppers & Rogers集团是一家全球性咨询公司,在全球六大洲都有自己的营业机构,公司客户包括沃达丰集团、世界最大保险医疗金融公司之一信诺保险(Cigna)、美国心脏协会、美国零售巨头诺德斯特姆(Nordstrom)、南非最大的零售银行南非联合银行(Absa Bank)、英国税务海关总署等。
  在信息完全透明的互联网时代,企业如何保持竞争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的高度透明度和互通性使消费者不但能获取海量信息,还能自发地揭露和抵制企业的各种欺骗和隐瞒行为,有不当行为的企业必将遭受被客户、员工和市场抛弃的严厉惩罚。因此,企业必须摒弃过去利用信息不对称钻营取巧的陋习,遵照共享经济模式,在核心价值和制度层面建立起至极诚信——关注并服务于客户及员工的利益,即使这样做在短期内与企业的经济利益背道而驰。只有这样做,才能实现股东、员工与顾客最终的共赢。
  《共享经济 互联网时代如何实现股东、员工与顾客的共赢》通过大量研究及实践案例展示了这种变革已经到来,并具体论述了通信、银行、金融服务、汽车、航空等行业应该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改变竞争模式,适应这种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