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改革(京东套装共4册)《大夏书系:我的教育视界》《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革命》
作者:窦桂梅,严长寿,魏忠,杜威著
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3
定价:136.00 元
ISBN-13:9787567524156
ISBN-10:7567524155
去豆瓣看看 《大夏书系:我的教育视界》
序言 视界与世界
第一辑
英 国 教 育 随 笔
序言 视界与世界 001
学校自主?家长择校?问责制 002
――英国教育体制改革关键词
让好教师留在课堂上 014
――英国教师的专业要求及薪金
有这样一所教会学校 025
学校有自我评估吗 033
从“我们”转变为“他们” 043
――在英国接受的领导力与管理力培训
用怎样的逻辑观课 050
――英国观课评估的“三角理论”
怎样积蓄你的情感账户 061
牛津、剑桥与莎士比亚 071
第二辑 美 国 教 育 随 笔
看得见的隐性德育 086
――有感于华盛顿的几处景观
春天,我们的学生在做什么 095
――有感于四月的华盛顿
从三所学校的细节,看“以学生为本” 104
美国中小学校长的倾诉与挑战 115
美国教师的职业倦怠为哪般 123
美国人的微笑、感谢与赞美 132
赖特、海明威、乔丹风光的背后 142
――芝加哥见闻散记
第三辑 乌克兰教育随笔
尤先科总统的贺信 154
一切都是民族的 159
教师博物馆 163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房里 167
走进教育理想国:帕夫雷什中学 171
把“精神共同体”的智慧发挥到极致 176
想象苏霍姆林斯基在中国 180
文学的力量 184
当卡娅来到美丽的清华附小 188
――记苏霍姆林斯基女儿卡娅的清华附小行
第四辑 韩国教育随笔
对韩国人的初步印象 196
教育成功的几个关键词 200
如此尊师重教 206
给学生什么样的梦想 210
――参观韩国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高级中学
“凉和辣”的韩国饮食 217
韩国女人、日本女人和中国女人 221
第五辑 日本教育随笔
残障儿童的境况 228
――再谈“以人为本”
教育公平,说还是不说 234
谁的负担更重 243
一样父母心 248
究竟什么是“以人为本” 253
怎样培训“确保受人爱戴的优秀教师” 258
海,安静如夜 262
友谊天长地久 265
《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革命》
引言
第一章 逝者如斯夫,变革的力量
1.1 失败的优等生
1.2 新时代、新技术、新趋势
1.3 “翻转”成为主题词
1.4 教育大数据元年?
1.5 数据治教,让竞争的律动如此美丽
1.6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革命
1.7 一场数据驱动的教育革命
1.8 未来的教育,又被托夫勒蒙对了!
1.9 全息时代,教育向何处去?
1.10 信息革命与新一代校园
1.11 未来体验——被信息改变的校园空间
第二章 被技术改变的教育
2.1 被介质改变的教育
2.2 信息图与教育
2.3 EDUTAINMENT,娱教
2.4 社会化网络学习
2.5 自组织学习
2.6 互动何以修成正果?
2.7 从自带设备到自带社交网络的授课
2.8 概念那点事儿:十多年教育技术地图
2.9 从舞台,走向荧屏加操场
2.10 教育,会迈向NBA模式吗?
2.11 被创客们颠覆的教育
第三章 信息视角的教育践行
3.1 教育者的实践:信息与教育
3.2 教育关键词及其内涵
3.3 信息,教育理论的统一场论
3.4 一言难尽的师生比
3.5 从贫民窟的墙洞电脑,到英国和印度之间的“奶奶云”
3.6 从上真的到玩真的
3.7 信息压力
3.8 信息视角的教育反思
3.9 实验教育与“百家讲坛”
3.10 线上线下(O2O)与混合学习趋势
3.11 网络探究与“任务十要”
第四章 此案,彼岸
4.1 “教育不公”背后的制度逻辑
4.2 紧急救援中的技术问题
4.3 “高效课堂”是一本怎样被念的教育经
4.4 被恐惧绑架的中国基础教育
4.5 学管仲,还是学孔子
4.6 信息工具与教育的基础
4.7 出资者的发言权
4.8 创新和自我文化
4.9 连接世界,回到社区与家庭
4.10 教材即社会,一书一世界
4.11 美国人的教育聚焦
4.12 大数据与中美教育的“均”与“衡”
第五章 从愿景到路径
5.1 从愿景到路径,我们的五月花号何时能够靠岸?
5.2 大数据的基础是一个公民社会
5.3 当愿景只剩下逃离
5.4 世界是平的,未来是湿的,教与学都应是热的
5.5 走出为大机器时代配套的教育
5.6 权力强度、信息和师生关系
5.7 技术在进步,教师会更香吗?
5.8 学生到哪里,教育就会在哪里
5.9 技术的核心是解放
5.10 大学是一个实用的社区
5.11 多元的选择,纯净的社区
5.12 理想者的践行
后记:放逐自己,创新者只需向前看
参考文献
《教育应该不一样》
《大夏书系·我的教育信条》
窦桂梅,现任清华附小校长,兼任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商务中心实验小学校长。教育学博士,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东北师大、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东北师大、首都师大硕士生导师,语文教材编写组编委及编写人员。出版《听窦桂梅老师评课》《听窦桂梅老师讲课》《玫瑰与教育》《窦桂梅与主题教学》《回到教育的原点》等多部个人专著。
作为教育部更新观念报告团成员之一,曾在人民大会堂作“为生命奠基——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报告。至今,其三个超越到主题教学到“1+X”课程整合思想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曾提名全国中小学中青年“十杰教师”,曾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严长寿,我不过是一个业余的社会观察者,以及想尽点社会责任的公民。
28岁当上美国运通总经理,32岁成为亚都丽致饭店总裁。历任世界杰出旅馆系统亚洲主席、青年总裁协会世界大会主席、中华美食推广委员会主任委员、台北旅展主任委员、观光协会会长。现任亚都丽致大饭店总裁、丽致管理顾问董事长,被誉为“饭店教父”。
1997年,他把自己的奋斗故事写成《总裁狮子心》一书,并立刻成为出版史上“最畅销的管理励志类丛书”,以及金石堂书店“1997年最具影响力”、“蝉联畅销书排行榜最久”的书,也获得了“1999年金书奖”,本人更获得“1999年度菁钻大章”。
2002年出版《御风而上》。这本书同样获得“2002年金书奖”、金石堂书店“2002年最具影响力”的书。2008年出版《我所看见的未来》,荣获2009年台北国际书展大奖。2009年出版《你可以不一样》。
2010年,严长寿罹患癌症。手术后,他决定到台东建立希望学堂,实践他的第二人生。他成立公益平台文化基金会,全副精力于各项志工实验,“为土地种一个希望”。严长寿表示,“我想要追求的是一种有意义的生命境界。”
魏忠,博士,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工程系高级访问学者;上海海事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东华大学计算机学院信息安全专业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市科技创业导师,上海市政府采购咨询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上海市数据库用户协会常务理事,庚商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西安、苏州、珠海)执行董事。魏忠博士曾在上海格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30研究所从事信息安全工作,曾起草7个国家信息安全标准,后进入高校从事一线教学并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作为自己的研究工作。2011年魏忠博士到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访问,在此撰写了4本专著,在《校长》、《中国西部教育》、《上海教育》杂志上发表了50余篇专栏文章。
魏忠博士在“教育革命”、“大数据教育”、“看不见计算机的信息化”、“未来教育体验空间”、“技术对教育的解放”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
约翰·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二十世纪美国“首屈一指”的哲学家,著名的教育学家、伦理学家和社会政治活动家。他是美国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一生写作并出版了数十部著作,涉及心理学、教育、艺术、逻辑学、哲学和社会政治等十分宽阔的领域。
《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革命》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正席卷全球的这场教育革命给中国教育带来的巨大挑战与机遇,以一种全球化的宏观视野向读者展现教育大数据的巨大冲击力,被技术改变的教育将会是何种面目,信息革命将会催生什么样的未来校园,未来的教育需要怎样的践行者。
作者断言:
未来的教育会是怎样的?主流的模式必将是:视频成为主要载体,教育资源极其丰富,翻转课堂,按需学习,终身学习,不以年龄划线,远程教育的提法将消失,距离不再是问题,教育在学校之外发生,等等。
大数据教育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标准化的教育将转向网络完成,而人才培养和个性化将主要由学校承担:越来越小的班级、越来越近的学校、越来越聚焦的教育支持、越来越个性的培养方式,将使教育摆脱工业化时代。
在信息技术大革命的今天,规训与教化在撤退,支持和服务在推进。教育本质是对学习者的支持和服务,而不是对他们的规训和教化。作为万物之灵,人类本身就有逻辑推断和自组织的能力。发掘这种逻辑和自组织的能力才是正道。正在发生的教育革命并不是要把传统的课堂搬到网上,而是让新技术解放人们本来就有的学习能力和天分。学生得到解放,人力资本成倍地增长。
在这场教育的变革中,最严重的问题已经不是教育资源的缺乏,而是毫无天分的教师在错误的方向上还在“勤奋地工作”。教育界将“重新洗牌”,这也是我预测未来教育的一个关键词。
比价列表
暂无价格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