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逝去的年代
作者:季羡林著
出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5.10
丛书:传统文化与国学
页数:300
定价:45.00 元
ISBN-13:9787121262029
ISBN-10:7121262029
去豆瓣看看 目 录
少年不识愁滋味
红 / 3
师生之间 / 10
我的童年 / 14
我的第一位老师 / 23
我的小学和中学 / 28
我的中学时代 / 84
高中国文教员一年 / 93
记北大1930年入学考试 / 104
去故国―欧游散记之一 / 106
表的喜剧―欧游散记之一 / 111
听诗―欧游散记之一 / 116
百遍清游未拟还
初抵德里 / 125
在德里大学和尼赫鲁大学 / 129
海德拉巴 / 138
天雨曼陀罗―记加尔各答 / 145
科纳克里的红豆 / 151
马里的芒果城 / 155
巴马科之夜 / 159
忆日内瓦 / 164
歌唱塔什干 / 170
到达印度 / 181
曼谷行 / 185
结交四海共沾巾
室伏佑厚先生一家 / 203
老人 / 209
夜来香开花的时候 / 218
Wala / 228
一个抱小孩子的印度人 / 234
塔什干的一个男孩子 / 239
寸草心 / 247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255
重过仰光 / 260
两个乞丐 / 264
难忘的一家人 / 268
深夜来访的客人 / 273
季羡林(1911-2009)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他博古通今,被称为“学界泰斗”。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人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他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吐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
季羡林先生用真实、质朴的笔触,重述自己的多彩人生路,真实展现了其一生的奋斗经历和内心情感世界。通过自身的成长轨迹,折射出不同时代背景与历史的变迁。更多的是一代学术大家对人间真情的缅怀与感恩。季老以近于期颐之历练,平和面对人性真、善、美、丑,深于情,沉于思,以平实朴素描写呈现“人”的丰富。《已逝去的年代》不仅折射出季老对那个时代独特的眼光,更是一部纪实自传和成长史,是一部充满色彩斑斓的幻灯片,从季老的镜子里照出了20世纪中90年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