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德贤,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罗北辰,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武向红,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刘昌俊,天津大学,教授
  楚纪正,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张玉梅,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童景山,清华大学,教授
  朱敬镐,SEI,教授级高工第1章物质特性数据及其估算方法
  1.1物质特性数据1
  1.1.1无机物的特性数据1
  1.1.2有机物的特性数据1
  1.2物质特性数据的估算方法1
  1.2.1沸点估算方法1
  1.2.2熔点估算方法45
  1.2.3临界温度的估算方法49
  1.2.4临界压力的估算方法53
  1.2.5临界体积估算方法54
  1.2.6偏心因子估算方法55
  1.2.7偶极矩的数据56
  参考文献57
  第2章物质的热力学性质及其估算方法
  2.1热力学性质数据表58
  2.1.1低压下(p→0理想气体)气体的热容58
  2.1.1.1低压下有机化合物(理想气体)气体标准状态下摩尔定压热容C p~T多项式系数58
  2.1.1.2元素和无机物气体(低压,理想气体)标准状态下C p~T关系式中各系数值82
  2.1.2凝聚态物质的热容94
  2.1.2.1液体有机化合物的摩尔定压热容Cp~T关联式中系数值94
  2.1.2.2某些固体有机物的比热容118
  2.1.2.3某些单质和无机化合物固、液态的Cp~T关系式中系数值121
  2.1.2.4某些选定的金属元素不同温度下(T=4~800K)比热容C127
  2.1.3聚合物的比定压热容127
  2.1.3.1聚合物的比定压热容温度关联式中系数值127
  2.1.3.2碳链聚合物的比定压热容129
  2.1.3.3杂链聚合物的比定压热容141
  2.1.3.4主链上带有环状基团的聚合物的比定压热容149
  2.1.4某些常见液体、固体材料及油类的比定压热容152
  2.1.5某些有机、无机水溶液比定压热容(不同组成、不同温度下)154
  2.1.5.1几种醇水溶液的比定压热容154
  2.1.5.2某些酸、碱、盐水溶液的比定压热容155
  2.1.6几种重要工业气体的热容及质量热容比157
  2.1.6.1空气157
  2.1.6.2氮气158
  2.1.6.3大气氮159
  2.1.6.4氧气159
  2.1.6.5一氧化碳160
  2.1.6.6二氧化碳161
  2.1.6.7氢气162
  2.1.6.8水蒸气163
  2.1.7某些有机、无机和单质气体在1.01325×105Pa下质量热容比164
  2.2热力学性质的计算方法165
  2.2.1热容(量)165
  2.2.1.1定义165
  2.2.1.2Cp与Cv的关系165
  2.2.1.3热容与温度的关系166
  2.2.1.4等温条件下Cp与压力的关系167
  2.2.2热容估算方法167
  2.2.2.1理想气体或低压下(p→0)的实际气体Cp的估算法171
  2.2.2.2真实气体的热容186
  2.2.2.3液体的热容191
  2.2.2.4固体热容经验估算法200
  2.2.2.5聚合物定压热容数据关联式及估算法202
  2.2.3热力学函数与实验数据203
  2.2.4焓、熵的计算204
  2.2.5热力学偏离函数205
  2.2.5.1热力学性质的偏离函数定义205
  2.2.5.2偏离函数和逸度压力比(f/p=φ逸度系数)与p、v、T之间的关系205
  2.2.5.3偏离焓、偏离熵以及逸度系数的计算206
  2.2.68种重要工业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关联计算方程217
  2.3热力学第二定律,函数及分析219
  2.3.1值的计算基准219
  2.3.2的计算方法220
  2.3.2.1功和热的220
  2.3.2.2稳定流动体系与封闭体系的220
  2.3.2.3损失221
  2.3.3物质的222
  2.3.3.1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标准及燃料标准的估算222
  2.3.3.2稳定流动体系纯物质的225
  2.3.3.3稳定流动体系多组分物质的226
  2.3.4平衡226
  2.3.4.1体系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平衡226
  2.3.4.2体系支付与收益之间的平衡226
  2.3.5分析227
  2.3.5.1分析的评价指标227
  2.3.5.2分析步骤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