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女子国民常识的建构
作者:夏晓虹著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1
丛书:学术史丛书
页数:276
定价:48.00 元
ISBN-13:9787301264621
ISBN-10:7301264623 
去豆瓣看看    “学术史丛书”总序陈平原/1
  导言/1
  第一章经典阐释中的文体、性别与时代
  ——晚明与晚清的《女诫》白话注解/
  第一节五个《女诫》白话文本/
  第二节俗语与俗语之不同/
  第三节男性中心的强化与消解/
  第四节现实语境中的意义流转/
  第二章晚清女性典范的多元景观
  ——从中外女杰传到女报传记栏/
  第一节新教育与新典范/
  第二节从“列女”到“女杰”/
  第三节女豪杰与贤母良妻/
  第三章晚清西方女杰传的隐藏底本
  ——《世界古今名妇鉴》的“百变身”/
  第一节德富芦花与《世界古今名妇鉴》/
  第二节女性语境中的《罗兰夫人传》/
  第三节《世界十女杰》的秘藏原本/
  第四节女报“传记”栏的隐身作者/
  第四章明治“妇人立志”读物的中国之旅
  ——晚清女报中的西方女杰探源/
  第一节明治时期的“妇人立志”传/
  第二节《女报》(《女学报》)中的“西方美人”/
  第三节《女子世界》中的西国“爱种”/
  第四节《中国新女界杂志》中的欧美“女国民”/
  第五章女性生活中的音乐启蒙
  ——晚清女报中的乐歌/
  第一节女校音乐课与女报“唱歌”栏/
  第二节“唱歌”栏与晚清女性生活/
  第三节从女报走出的乐歌传人/
  第六章晚清女报中的国族论述与女性意识
  ——1907年的多元呈现/
  第一节《中国女报》中的“汉侠女儿”/
  第二节《中国新女界杂志》中的“女国民”/
  第三节《天义报》中的女虚无党/
  【附录】
  晚清两份《女学报》的前世今生/
  上篇《女学报》的创生/
  下篇《女报》的再生/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夏晓虹,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为近代中国的文学思潮、女性生活与社会文化。先后赴日本、美国、德国、捷克、韩国、英国、以色列以及台湾、香港等国家与地区从事研究与参加学术会议,并曾在日本东京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讲学。
  在近代中国,由精英知识分子发出的变革的呼声,抵达并影响到下层大众,这个过程通常被称为"启蒙"。尽管晚清对女性的启蒙是从一个很低的起点出发,但对女性的期待却相当高远,两者的落差因此形成了奇特的现实的张力。《晚清女子国民常识的建构》论述晚清知识精英如何各种文本,将“国民常识”播植于女界的实践。如《女诫》的多种版本、晚清女性典范的多元景观、晚清西方女杰传的隐藏底本、明治“妇人立志”读物的中国之旅、女性生活中的音乐启蒙、晚清女报中的国族论述与女性意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