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绪论
  一 文学社群研究百年巡礼
  (一)以激发爱国思想为宗旨的高潮期(1910年—1949年)
  (二)失却政治依托背景的低潮期(1949年—1978年)
  (三)多元发展的成熟繁荣期(1978年—1999年)
  (四)转向社群“文学性”研究的21世纪新变期(2000年— )
  二 研究内容与方法的创新
  (一)研究内容的创新
  (二)研究方法的创新
  (三)学术与理论意义
  (四)研究走向与问题
  上编 组织形态论
  第一章 明前文学社群发展
  第二章 明末文学社群新变
  一 观念之新变
  二 数量之增多
  三 斗争之激烈
  第三章 清初文学社群分化
  第四章 文学社群兴起与繁盛原因新论
  一 文社起于科举说
  二 江南特殊地域人文环境
  三 文社兴盛的文学因素
  第五章 文学社群类型及其文坛嬗变
  一 诗社与文社:文学社群的两种类型
  二 万历前文坛诗社与文学发展
  三 万历间怡老诗社的衰落与社群文学走向
  四 天启四年文坛诗社之衰与文社之兴
  第六章 文学社群组织与宗旨的双重性
  一 社群组织的双重性
  二 社群宗旨的双重性
  第七章 文学社群组织与活动方式——主要以复社联盟为范例
  一 社群联盟的形成
  二 社群文人间的自由组合与流动
  三 社群之间的交流和相对独立性
  四 编选社稿——文社的主要文学活动
  下编 文学关系论
  第八章 文学社群与文人群体思想心态
  一 门户观念
  二 创作趋同倾向——主要以《几社壬申合稿》为例
  三 精神归属感
  四 气节精神品格
  第九章 文学社群与文学复古思潮的兴盛
  一 竟陵派文坛地位的衰落与社群对复古思想的倡导
  二 文学复古思潮盛行文坛的社群推动力量
  三 文坛向复古醇雅文风转变的社群契机
  第十章 文学社群与地域文学流派的形成
  一 文学社群形成地域文学流派的条件
  二 文学社群背景下地域文学流派特征
  三 以社群为构建基础的文学流派地域格局
  第十一章 文学社群与文坛科举文风的盛行
  一 文社之兴与科举文风之盛
  二 文社科举新风的四点特征
  三 余论
  第十二章 文学社群科举运动与文学创作
  一 科举尊经思想运动
  二 科举重法思想运动
  三 尊经重法思想对文人创作的影响
  第十三章 文学社群影响文学的媒介性
  一 社群提供交流场所和发表机会
  二 社群传世文本发展及其文学思想特征
  三 社群读者身份转变与阅读群体扩大
  第十四章 科举文社在清初的继续及其文坛影响
  一 侯方域及雪苑社的后期文学活动
  二 江南文社对明末科举文社的继承
  三 清初科举文社对文学之影响
  第十五章 清初社盟文人的人生取向与文学的多样化呈现
  一 仕清为官与清初文学新秀的培养
  二 隐居山林田间与清初文学之真性情
  三 抗清运动与文学作品中的壮志情怀
  四 结社活动与清初遗民情结——以徐孚远为中心
  五 潜心学术与清初经世致用之文的形成
  结语
  资料汇编
  珍藏本复社联盟诸子科举试卷
  有明一代怡老性诗社、纯粹诗社与文社数量统计表
  明清两代社稿文献汇总
  明末清初文学社群与地域文学流派、文学思潮关系附表
  明末清初文学社群知见录
  明末清初文人结社活动简表
  中国古代文学社群研究论文与著作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再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