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服饰史
作者:刘文著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7.4
丛书:江南文化史研究丛书
页数:276
定价:48.00 元
ISBN-13:9787532584444
ISBN-10:7532584445 
去豆瓣看看    序  /1
  前言  /1
  第一章  先秦——底蕴深厚  /1
  第一节  吴越早期纺织雏形  /1
  一、原始工艺  /1
  二、葛麻织造  /5
  三、植桑养蚕  /8
  第二节  吴越先民肤齿装饰  /14
  一、断发文身  /14
  二、雕题黑齿  /19
  三、吴越先民肤齿装饰对国内外的影响  /21
  第三节  吴越先民服饰品  /25
  一、上古羽冠及头饰  /26
  二、上古吴越木屐及良渚古玉带钩  /33
  三、串饰及玉镯  /37
  四、玉璜、玉玦、玉佩、玉坠、玉扳指  /44
  第四节 影响后世的冕服制度  /55
  一、首服  /55
  二、主服  /55
  三、足服  /57
  第五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与短褥  /58
  一、 深衣  /58
  二、 短褥  /58
  第六节  吴越宝剑  /60
  一、吴越人常佩宝剑于身  /60
  二、吴越铸剑的精湛技艺  /61
  三、现藏吴越宝剑之赏析  /62
  第二章  秦汉魏晋六朝——覆衣天下  /66
  第一节 服饰政治及对外贸易  /66
  一、 服饰制度——“重功利”而“轻伦理”的价值观  /66
  二、社会背景——从“地广人稀”到“覆衣天下”  /66
  三、对外贸易——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68
  第二节  织锦刺绣——江南丝绸服饰之装饰  /71
  一、蚕桑业的兴盛不衰  /71
  二、吴地刺绣服饰的演进  /72
  第三节  士人着装——乱世冠巾杂的服饰形象  /76
  一、适意快心的士人叛逆性服饰  /76
  二、魏晋名士着衣特色内涵分析  /79
  第四节  女子装束——褒衣博带之个性风格  /82
  一、杂裾垂髾之深衣  /82
  二、飘逸潇洒之佩饰  /82
  三、实用美观之履饰  /83
  四、奢侈富丽之首饰  /83
  第三章  隋唐至宋元——雍容华贵  /85
  第一节  丝绸业的繁荣及丝绸服饰的精彩绝伦  /85
  一、江南运河的纵横相联  /85
  二、江南丝绸业蓬勃发展  /86
  三、唐代女子金缕绣罗襦  /88
  四、五代两宋之秀润玲珑  /91
  第二节  体现官阶品级的袍与带  /95
  一、唐前袍与带的阶官品级  /95
  二、宋元之际官员冠服制度  /95
  三、宋末元初御仙花金带饰  /96
  第三节  唐代千姿百态的女子发式及面妆  /99
  一、发式  /99
  二、面妆  /99
  第四节  江南水乡的蓑衣  /102
  一、材质与造型  /102
  二、工艺与功能  /102
  三、文化与意境  /103
  第五节  南宋都城临安的服饰经济及服饰风貌  /105
  一、浙西水运之发达  /105
  二、丝业发展之繁盛  /106
  三、中原文化之交融  /108
  四、服饰乱常之现象  /108
  第六节 蓝印花布——朴素及含蓄的民间技艺  /112
  一、工艺特色  /112
  二、纹样特色  /114
  第四章  元明清——异彩纷呈  /117
  第一节  服饰原料的突破  /117
  一、“先棉”鼻祖黄道婆的“棉业革命”  /117
  二、名声鹊起——辑里丝  /122
  第二节  元明时期的服饰盛况  /125
  一、繁盛服饰——“东南一都会”  /125
  二、豪奢之风——江南明中晚期市镇奢服华饰  /130
  三、明朝“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133
  第三节  清代织染及服饰的异彩纷呈  /135
  一、寸锦寸金之特种衣料  /135
  二、服饰流行及衣料发展  /150
  三、从万商云集的《姑苏繁华图》看江南服饰现象  /153
  第四节  太平天国等级分明的服饰制度  /163
  一、主服特征及制度  /164
  二、冠履及佩饰特征及制度  /166
  三、妇女服饰  /168
  第五章  民国——中西交融  /169
  第一节  政治背景与服饰技艺  /169
  一、纺织及蚕桑业的繁盛与衰退  /170
  二、西洋面料的涌入  /173
  三、走向成熟的红帮裁缝  /174
  第二节  中西交融的多元化男装  /183
  一、剪辫运动  /183
  二、中山装的兴起  /186
  三、西装的流行  /190
  第三节  改装换容的摩登都市女装  /194
  一、服饰陋习的废弃及新生服饰的产生  /195
  二、西风东渐的新生服饰现象及盛况  /198
  三、海派旗袍的初创与发展  /207
  第四节  移风易俗之婚礼服饰  /213
  一、亦中亦西式  /213
  二、男女皆西式  /215
  附录一  稻作农业经济体现的“青莲衫子藕荷裳”  /217
  一、 包头巾及??头  /218
  二、 大襟拼接衫  /220
  三、 百褶襡裙  /220
  四、 襡腰头(束腰)  /221
  五、 拼裆裤  /222
  六、 胸兜(肚兜)  /223
  七、 小腿卷膀  /223
  八、 百衲绣鞋  /224
  附录二  江南代表性地戏服饰  /225
  一、昆山昆曲  /225
  二、新昌调腔  /232
  三、余姚姚剧  /237
  四、绍兴绍剧  /240
  五、无锡锡剧  /245
  六、江苏淮剧  /248
  七、嵊州越剧  /251
  八、上海沪剧  /259
  九、宁波甬剧  /265
  主要参考文献  /269
  后记  /273
  刘文(1976—),吉林通化人,嘉兴学院副教授。嘉兴市第六批新世纪专业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主要从事江南服饰理论及服饰设计研究。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省社科联科普重点及出版全额资助课题三项,立项高等院校纺织服装类“十三五”部委级规划教材《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鉴赏》,立项浙江省社科联社科普及项目《吴越先秦纺织服饰文化》。主持市厅级课题多项,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著作《嘉兴蚕桑史》(荣获嘉兴市第十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10余篇学术论文,参撰《服饰与竞技》《服饰文化全览》《礼服设计与立体造型》等。
  《江南服饰史》为江南服饰发展的历史。全书共五章。每一章均选择能突显江南服饰特色的事项来写,如刺绣、织锦、缂丝、蚕桑、贸易往来等。江南地处吴越方言之地,地方戏剧具有代表性,故在附录中将展示代表性地戏服饰;附录中还囊括了极具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少数民族”服饰。服饰是文化的载体,是有形的艺术。因此,形象性亦为本书重要特征之一,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作者赴江南各地寻觅服装及服饰品实物、老照片等。在数千张图片中筛选出近六百张,增强了本书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