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村
作者:贺雪峰著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5
丛书:先声文丛
页数:328
定价:49.00 元
ISBN-13:9787301281185
ISBN-10:7301281188 
去豆瓣看看    一 谁当村干部:能人、狠人与富人 001
  富人治村与村政的开放性 003
  富人代表人民 009
  鲁中的富人治村 012
  发达地区的贿选 018
  苏南村干部的由土变流 032
  陕西眉县的富人治村 037
  赣南村干部的收入 045
  村干部收入与职业化 050
  村医村教与村治 060
  负担不重的人成为中西部村治的中坚 065
  农业型地区村干部的演变 073
  二 村庄政治与农民参与 079
  无公德的个人 081
  为什么会出现刁民 086
  讲理与讲狠 096
  维稳不能回避矛盾 102
  鲁中土地调整与村庄善治 108
  开会形成村民共识 112
  三 资源下乡与农民参与 117
  以工代赈的问题 119
  土地整理中的农民参与 123
  转移支付应注重农民参与 130
  财政资源应该如何下乡 135
  清远农村的资金整合 141
  村级债务是村治的溃疡 145
  无核的乡村,转移支付无法救生活力 152
  四 村治的制度探索 159
  小政府与便民服务平台的悖论 161
  小概率事件与基层治理的困境 166
  利益越多乡村治理的制度就越复杂 174
  中西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监督机制 181
  幸福村落建设的秘诀 191
  基层治理必须简约低成本 198
  苏南的能人治村与中国村治的几种类型 204
  上海的乡村治理:
  在西部与东部之外的村庄类型 218
  五 村治的社会基础:阶层、派性、宗族 231
  农民分化如何影响村治 233
  从乡村利益共同体到分利秩序 240
  征地拆迁催生派性政治 248
  贫穷的村集体不能承担村治之责 253
  赣南的宗族力量与村治 263
  清远农村的自治下移 276
  鲁中的小亲族与村庄政治 286
  六 村治的动力 293
  中国村治模式必须多样化 295
  内生与外生:两种乡村治理的动力机制 303
  上级与下级:责权利不对称分配问题 310
  基层创新造就中国奇迹 317
  贺雪峰,1968年生,湖北荆门人。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以他为核心的学术团队被称为“华中乡土派”。主要著作有《新乡土中国》《村治的逻辑》《城市化的中国道路》等。
  《治村》通过大量实地调研,探讨了当下中国诸多重大而迫切的乡村治理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方案。
  当前中国乡村,乡村政治规范、基本社会秩序、土地利益分配、村社集体功能、乡村共同体塑造、财政资源使用、自给自足经济与互联网下乡等方面都在遭受挑战。在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出现空心化和萧条化的同时,也发生着剧烈的经济分化。乡村治理中滋生出贿选、富人治村、刁民化和社会排斥等等问题。
  作者强调,在乡村政治、资源下乡、土地权利、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等方面,要根据中国国情和各地实际情况展开多元探索。探索的核心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让农民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治村》涉及治理乡村的诸多问题,依据大量一手资料,集作者近年研究之大成,是该领域研究的一部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