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儒学年度热点(2016)/儒家中国年度系列丛书
作者:<adata-name="任重">任重编
出版: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7.10
丛书:儒家中国年度系列丛书
页数:434
定价:70.00 元
ISBN-13:9787533478094
ISBN-10:7533478096 
去豆瓣看看    政治儒学与心性儒学
  【刘悦笛】
  论中国儒学的前途——评估“心性儒学”与“政治儒学”之争
  【佟德志】
  心性儒学与政治儒学之争
  【赵法生】
  政治儒学的歧途——以蒋庆为例
  【吴光】
  李明辉的偏见与蒋庆政治儒学的谬误
  【颜炳罡】
  政治儒学是条死路,儒家关注的核心是人
  【梁涛】
  用“新四书”重建儒学的经学体系
  【腾讯儒学】
  心性儒学与政治儒学研讨会在山东邹城举行
  【高全喜】
  中国正处于文明演进的关键时刻
  【黄玉顺】
  儒家文化复兴需彰显个体价值
  【赵寻】
  古今自由:道德与权利的分野
  【赵广明】
  从现代视野看血缘道德与公共秩序
  【任锋】
  保守宪制传统与儒家资源
  回到康有为
  【干春松】
  回到康有为:问题意识与现实策略
  【陈明】
  康有为主义视域中的大陆新儒学
  【黄开国】
  康有为戊戌变法以后的新经学构建对当代儒学发展的启示
  【曾亦】
  经学的兴废与大陆新儒学的目标
  康有为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四大意义
  【张广生】
  为什么要“回到康有为”——《原道》第30辑“回到康有为”专题导言
  【唐文明】
  康有为与当下中国的思想界
  民间读经
  【柯小刚】
  当代社会的儒学教育:以读经运动为反思案例
  【吴小东】
  多一点了解,多一点反省——致柯小刚先生
  【惟生】
  “老实大量读经”之困惑与反思:一个读经少年的来信
  【柯小刚】
  回归生命的学问:给读经孩子的一封信
  【吴小东】
  小子已斐然,裁之正当时——读《一个读经少年的来信》
  【吴亚波】
  为现代私塾读经教育敬告国人宣言书
  【贺希荣】
  “读经运动”:孩子受得了吗?
  【吴小东】
  谁把孩子看死了?——我所理解的读经教育,兼答贺希荣先生
  【梁晨】
  驳“十三岁前读经不需理解”的语言学依据
  【刘百淞】
  究竟应该如何读经?儒家开始自查自纠
  【王苍龙】
  当代“读经”争论的两个阶段
  【段重阳】
  记忆还是理解?——评读经方法之争
  【郑惟生】
  读经少年“惟生”就《新京报》报道之最新声明(附王财贵先生寄语)
  【儒家网】
  专访王财贵:读经是多元的教育,以全盘化西为标准
  【贺希荣】
  王财贵的回答没有直面任何问题——《专访王财贵》读后
  【方朝晖】
  青少年读经亟须重新定位和规范
  【许石林】
  用争论的时间去读经吧!
  【刘强】
  关于读经教育答友人书——三论经典教育
  【吴小东】
  一个少年、一场“批判”和一个知识分子的学术品格
  【齐义虎】
  读经应从民间进入公立教育
  【王财贵】
  关于读经与识字问题的答问
  【丁纪】
  “读经运动”杂说二条
  【刘百淞】
  “读经方法之争”折射出中国中产阶级的焦虑
  【杨春梅】
  和十二年前那场读经之争相比,儒家进步了吗?
  【林安梧】
  读经运动需要被提醒,但别带杀伐之气
  【王苍龙】
  “本末先后”与“因人而异”——当代读经教育的两个原则和内在张力
  【赵法生】
  “老实大量纯读经”离真正的儒家教育有多远?
  【李存山】
  读经:该不该与如何读
  【柯小刚】
  不能放任野蛮读经:引导经典教育健康发展
  附录
  【郭齐勇】
  当代新儒学思潮概览
  【慕朵生】
  “大陆新儒家”及其批评者
  【刘百淞】
  2016儒学新观察
  【儒家网】
  2016年儒家十大热点
  2016中国大陆儒门大事记
  任重,哲学博士,儒家网总编暨“儒生文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研究员。
  近年来,儒家在当代中国思潮中异军突起,再次自成一家,与自由派、新左派构成三足鼎立之势,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儒学年度热点(2016)/儒家中国年度系列丛书》主要汇集2016年度发生在儒学领域的重大思想文化热点,既包括文化评论,也包括学者对谈及媒体采访。集中反映了中国儒学新进展情况和现状,见证当代儒家重大事件,主要聚焦于政治儒学与心性儒学的讨论、康有为思想的回潮、民间读经的争论。第一时间展示中国儒学的探索性思想成果。
  《中国儒学年度热点(2016)/儒家中国年度系列丛书》作者主要是当代儒家的知名学者和意见领袖,皆在学术思想界和社会文化界极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