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清代经济发展与清廷财政格局
  二、清廷极权一统与清代社会格局
  三、清廷文化政策与清代思想流变
  四、清代审美意识研究的路向
  第一章 小说审美意识
  第一节 清季小说审美概述
  一、清代小说发展概览
  二、清代小说及其审美研究
  三、清代小说审美意识流变
  第二节 幻境意象·灵异叙事·隐喻思维——《聊斋志异》审美意识系统
  一、引言:回归聊斋美学研究的审美意识起点
  二、幻境意象:“出入幻域、顿入人间”的不羁创构
  三、灵异叙事:“班马之笔、意在作文”的模式鼎革
  四、隐喻思维:“冥会幽探、曲尽世态”的道本追索
  五、结语:《聊斋志异》审美意识系统
  第三节 群体意象·多元叙事·民族思维——《红楼梦》文本审美意识研究
  一、引言:回归红楼美学研究的文本起点
  二、群体意象创构:立意高奇,设象寓空
  三、多元叙事模式
  四、民族思维特质
  五、结语:《红楼梦》审美无止尽
  第四节 士林群像·谐婉叙事——《儒林外史》文本审美意识研究
  一、文本审美意识:《儒林外史》美学研究的主体重塑
  二、士林群像创构:《儒林外史》审美意象的基本类型
  三、谐婉叙事模式:《儒林外史》叙事艺术的独特魅力
  第二章 戏曲审美意识
  第一节 清代戏曲审美概述
  一、清代戏曲发展概观
  二、清代戏曲文献与表演及审美研究
  三、清代戏曲审美意识流变
  第二节 意象·叙事·思维:洪舁《长生殿》审美之维
  一、洪异《长生殿》审美研究小史
  二、洪异《长生殿》审美意象营构
  三、洪异《长生殿》叙事艺术之美
  四、洪异《长生殿》民族思维特质
  第三章 书法审美意识
  第一节 遗民书法:尚“真”求“趣”的生命情怀
  一、书体选择及其意象特征
  二、法度变革及其实践新创
  三、书学精神及其生命情怀
  第二节 画家书法:尚“怪”求“变”的书学精神
  一、书体创新及其意象特征
  二、法度突破及其书法实践
  三、书学精神及其审美意识
  第三节 帖学:尚“雅”求“正”的经典传承
  一、取法经典及其正统意识
  二、法度承继及其新创意识
  三、书学精神及其审美意识
  第四节 碑学:尚“质”求“朴”之书学革命
  一、书体选择及其取法变革
  二、法度创新及其意象特征
  三、书学精神及其审美意识
  第五节 馆阁体:正统书法“中和”审美基调的异化表现
  一、书体选择及其审美倾向
  二、法度承继及其意象特征
  三、书学精神及“中和”的异化
  第四章 绘画审美意识
  第一节 烟客山水:笔墨与图式中的审美传达
  一、奠基:烟客山水画功画迹小考
  二、集成:烟客山水的意象符号
  三、纯粹:烟客山水的笔墨功夫
  四、经典:烟客山水的图式风格
  五、化成:烟客山水审美观念
  第二节 南田花卉:没骨与简逸中的审美诉求
  一、花坛杠鼎:南田花卉画迹画功及研究小考
  二、写生集成:南田花卉的意象符号
  三、师古出新:南田花卉的没骨技法
  四、意情简逸:南田花卉审美观念
  第三节 八大花鸟:水墨写意之法与险空悲逸之境
  一、八大花鸟画迹画功及研究小考
  二、八大花鸟的意象符号
  三、八大花鸟的水墨写意技法
  四、八大花鸟的审美观念
  第五章 继承·潜变·转型:清代审美意识嬗变小考
  第一节 集成式继承
  一、文艺传统:文学艺术的繁荣昌盛
  二、思想传统:学术思潮的高峰迭现
  三、文化传统:典籍整理的巨大成就
  第二节 渗化式潜变
  一、文学审美:由典雅向世俗
  二、艺术审美:由正统向野逸
  三、社会审美:由庙堂向民间
  第三节 跨越式转型
  一、西方近代文明的强势冲击
  二、国人变革维新的文化传统
  三、晚清近代文化的横空出世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