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文化史(精装)
作者: 著
出版:新世界出版社 2018.5
定价:62.00 元
ISBN-13:9787510463358
ISBN-10:7510463351 
去豆瓣看看    导    言    /001
   
  第一章 | 社会概况    /013
  第一节    统一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013
  第二节 世界、疆域和民族    /024
  第三节 社会经济    /032
  第四节 阶级关系和农民起义    /048
   
  第二章 | 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    /060
  第一节 政治制度    /060
  第二节 政治思想    /087
   
  第三章 | 文化政策与教育制度    /096
  第一节 全局性文化政策的发展和变化    /096
  第二节 太学与博士弟子    /105
  第三节 宫邸学与鸿都门学    /113
  第四节 郡国学校    /117
  第五节 私学    /126
   
  第四章 | 社会思潮的发展    /136
  第一节 秦代的社会思潮    /137
  第二节 从“儒道互绌”到“独尊儒术”    /141
  第三节 从阴阳之术到谶纬流行    /150
  第四节 道教的产生和形成    /156
  第五节 反传统的“异端”思想    /164
   
  第五章 | 综合性的学术    /170
  第一节 经学的产生和发展    /170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诸子思想    /190
  第三节 内学的学术地位    /198
  第四节 自然科学    /202
   
  第六章 | 文学与艺术    /212
  第一节 释文学、艺术    /212
  第二节 文学成就和关于文学的思想    /222
  第三节 艺术成就和审美意识    /233
   
  第七章 | 礼仪与风俗    /247
  第一节 礼与俗    /247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礼仪    /254
  第三节 秦汉时期的风俗    /266
   
  第八章 | 衣食住行与工艺    /288
  第一节 饮食结构与习惯    /289
  第二节 冠服与妆饰    /298
  第三节 宫室与民居    /305
  第四节 交通和运输    /316
  第五节 工艺技术    /324
   
  第九章 | 文化的地域性与中外交流    /334
  第一节 文化的地域性与相互影响    /335
  第二节    中西文化交流    /351
   
  第十章 | 文献与考古    /368
  第一节 文献    /368
  第二节 考古    /394
   
  熊铁基,1933年生,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和研究,近年主要侧重思想文化史,特别是道家思想史的研究。著有《秦汉新道家略论稿》《汉唐文化史》《秦汉军事制度史》等;主编有《传统文化与中国社会》《中国帝王宰相词典》等。发表论文百余篇。
  作品综述了秦汉时期的文化,既利用了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又有自己的特色。作品概括地介绍了秦汉文化的历史背景,讲述了与文化有关的制度和政策。对文化的学术、思想、文学、风俗等几个重要方面均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并注重其发展和彼此间的联系,注重其特点和新内容。作品有些章节内容,如“社会思潮”“礼仪与风俗”“文化的地域性”等,也有独到的见解。为了便于人们深入了解和研究秦汉时期的文化,作品附《文献与考古》一章,对这一时期的主要资料进行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