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剧史料编年(1740-1949)(套装共15册)
作者: 编
出版:学苑出版社 2018.3
定价:3900.00 元
ISBN-13:9787507754285
ISBN-10:7507754286 
去豆瓣看看    目录
  第一册
  1740年(乾隆五年)1(页)
  1747-1750年(乾隆十三年至十五年)3
  1750-1751年(乾隆十五、十六年)7
  1751年(乾隆十六年)9
  1752年(乾隆十七年)13
  1755年(乾隆十九年)15
  1759年(乾隆廿四年)19
  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21
  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23
  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25
  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27
  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29
  1769年(乾隆三十四年)31
  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33
  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37
  1774年(乾隆三十九年)41
  1775年(乾隆四十年)45
  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49
  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51
  1779年(乾隆四十四年)53
  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59
  1780年—1781年(乾隆四十五年至四十六年)61
  1781年(乾隆四十六年)63
  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67
  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69
  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75
  1785年(乾隆五十年)77
  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81
  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85
  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89
  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93
  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97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99
  1795年(乾隆六十年)101
  乾隆年间113
  1796年(嘉庆元年)117
  1797年(嘉庆二年)119
  1798年(嘉庆三年)121
  1799年(嘉庆四年)123
  1800年(嘉庆五年)127
  1801年(嘉庆六年)129
  1802年(嘉庆七年)131
  1803年(嘉庆八年)135
  1805年(嘉庆十年)147
  1806年(嘉庆十一年)149
  1806年冬至1807年夏(嘉庆十一年冬至嘉庆十二年夏)153
  1807年(嘉庆十二年)159
  1808年(嘉庆十三年)161
  1809年(嘉庆十四年)163
  1810年(嘉庆十五年)167
  1811年(嘉庆十六年)175
  1812年(嘉庆十七年)177
  1813年(嘉庆十八年)179
  1814年(嘉庆十九年)181
  1815年(嘉庆二十年)183
  1816年(嘉庆廿一年)185
  1817年(嘉庆二十二年)187
  1818年(嘉庆二十三年)189
  1819年(嘉庆二十四年)191
  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193
  嘉庆年间195
  1821年(道光元年)197
  1822年(道光二年)201
  1823年(道光三年)203
  1824年(道光四年)205
  1825年(道光五年)209
  1826年(道光六年)213
  1827年(道光七年)217
  1828年(道光八年)221
  1829年(道光九年)225
  1830年(道光十年)227
  1831年(道光十一年)229
  1832年(道光十二年)231
  1831-1832年(道光十一年至十二年)235
  1833-1834年(道光十三年至十四年)237
  1835年(道光十五年)239
  1837年(道光十七年)241
  1838年(道光十八年)245
  1839年(道光十九年)247
  1840年(道光二十年)249
  1841年(道光廿一年)253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255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259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261
  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263
  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271
  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273
  1850年(道光三十年)275
  道光年间277
  1851年(咸丰元年)279
  1852年(咸丰二年)285
  1853年(咸丰三年)289
  1854年(咸丰四年)291
  1855年(咸丰五年)293
  1856年(咸丰六年)297
  1857年(咸丰七年)301
  1858年(咸丰八年)305
  1859年(咸丰九年)309
  1860年(咸丰十年)313
  第二册
  1861年(咸丰十一年)317
  咸丰年间319
  1862年(同治元年)321
  1863年(同治二年)323
  1864年(同治三年)329
  1865年(同治四年)337
  1866年(同治五年)341
  1867年(同治六年)343
  1868年(同治七年)347
  1869年(同治八年)349
  1870年(同治九年)351
  1871年(同治十年)353
  1872年(同治十一年)355
  1873年(同治十二年)369
  1874年(同治十三年)381
  1875年(光绪元年)387
  1876年(光绪二年)419
  1877年(光绪三年)451
  1878年(光绪四年)483
  1879年(光绪五年)531
  1880年(光绪六年)569
  1881年(光绪七年)611
  第三册
  1882年(光绪八年)639
  1883年(光绪九年)655
  1884年(光绪十年)675
  1885年(光绪十一年)691
  1886年(光绪十二年)715
  1887年(光绪十三年)743
  1888年(光绪十四年)765
  1889年(光绪十五年)793
  1890年(光绪十六年)815
  1891年(光绪十七年)833
  1892年(光绪十八年)851
  1893年(光绪十九年)867
  1894年(光绪二十年)923
  第四册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957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993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1035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1059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1087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1121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1161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1201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1227
  1904年(光绪三十年)1255
  第五册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1287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1311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1335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1363
  1909年(宣统元年)1409
  1910年(宣统二年)1441
  1911年(宣统三年)1487
  第六册
  1912年1565
  1913年1697
  1914年1781
  第七册
  1915年1853
  1916年1959
  1917年2069
  第八册
  1918年2197
  1919年2351
  第九册
  1920年2447
  1921年2519
  1922年2599
  1923年2673
  第十册
  1924年2777
  1925年2871
  1926年2965
  1927年3023
  第十一册
  1928年3089
  1929年3131
  1930年3195
  1931年3257
  1932年3329
  第十二册
  1933年3387
  1934年3439
  1935年3545
  第十三册
  1936年3645
  1937年3749
  1938年3831
  第十四册
  1939年3913
  1940年4003
  1941年4059
  1942年4099
  第十五册
  1943年4231
  1944年4271
  1945年4331
  1946年4377
  1947年4413
  1948年4473
  本书由李宗白(男)、陈义敏(女)选编。二人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现已退休,曾任《中国京剧百科全书》分支主编。为编成此书,二人甘心坐冷板凳,历时12年。书稿资料来源主要是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中国艺术研究院资料室清代中晚期及民国时期各类与京剧相关之各类文献(包括专著、期刊、报纸、清宫演剧档案等),重要资料殆无遗漏。
  《中国京剧史料编年(1740-1949)》为京剧史料集,引用文献近100种,约457万字,分为15卷(16开),以时间为序编排。
  本书系编年体例,起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止于1949年(1949年因资料稀少且凌乱,未摘录),含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7朝及中华民国时期,共200余年。
  本书所收录内容以体现京剧的形成、发展、繁荣为主,包括历代政府关于京剧(包括戏曲)编演之规章、制度,伶人生平、艺事、交游,戏班的承、散,剧场的变迁,上演过的新旧剧目,各种评论文章等。每条史料均详细注明出处,以供核查。
  为了较为全面地叙述人物、事件,编者将内容相近或取材角度不同的史料,汇集一处,编排时,以详载日期者为主要条目,余者缀辑其后。
  书稿内容宏富,整理严谨,著录规范,特点是用材料说话,所选资料,概从原版,仅增补标点,并在必要处添加按语,有长久留存之价。
  文献史料的不足是制约当下京剧研究的瓶颈。该书资料全面丰富,编排有序,对推进京剧研究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