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湘(1935-2015),中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7岁开始学习钢琴。1947年入国立音乐学院幼年班(南京),主修大提琴和钢琴,开始接受专业基础训练,奠定了扎实的技术功底,1952年7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少年班(天津)。1952年9月转入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任见习研究员,开始广泛搜集、整理、研究民族民间音乐两年,其根植于中华美学传统的观念逐步形成。1954年9月被保送升入中央音乐学院本科作曲系,5年时间全面学习并掌握作曲“四大件”技艺,1959年7月以优异成绩毕业。但因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随即下放新疆20年——劳其筋骨、苦其心志,饱尝人间冷暖、洞悉社会百态,这为他中年后开始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1979年2月平反后任北京歌舞团交响乐队指挥5年,重新开始中断了20年的音乐生涯。1984年12月转任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兼作曲教研室主任。1990年起走出国门访问考察,1990年7月赴美国西雅图任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一年,1991年9月转至美国首都华盛顿歌剧院任驻院作曲一年,1992年转至美国纽约茱丽亚音乐学院考察访问一年半。1994年起任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2004年、2006年起分别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
金湘的音乐实践广泛而丰富,在近60年的音乐生涯中,其活动涉及音乐的创作、指挥、评论、教育等各个领域。
金湘的作品体裁广泛,风格多样,从大型歌剧、交响乐、协奏曲、大合唱、各种室内乐直至影视音乐,共有一百余部作品问世,并在各大歌剧院、音乐会、电台、电视台多次演出和播放。他的作品以鲜明的个性,强烈的当代审美意识,以及东方关学精神与西方近现代作曲技法的有机结合,赢得了广大中外观(听)众的赞赏。主要代表作有:歌剧《原野》《楚霸王》《杨贵妃》《八女投江》《热瓦普恋歌》《红帮裁缝》《日出》,交响三部曲之-《天》,交响大合唱《金陵祭》,交响组歌《诗经五首》,小交响曲《巫》,交响叙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