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殖民与都市空间
作者: 著
出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12
页数:465
定价:60.00 元
ISBN-13:9787108056900
ISBN-10:7108056909 
去豆瓣看看    绪 论  日本文学研究视域中“北京”的问题化?? 1
  一、“北京研究”的“内”与“外”?
  1
  二、?能可与径路的”究研京北“学文本日?
  7
  三、自戒自省:日本文学研究的危机与突围之思?
  26
  第一章  明治时期日本文化人的北京体验及其政治、文化心态???? 33
  一、都城迁移·来华路线·华夷秩序?
  34
  二、“景山满目夕阳多”:作为文明盛衰隐喻的古都?
  41
  三、“可怜燕蓟非吾有”:作为政情探察之窗的帝都?
  53
  第二章  大正时期日本文化人的北京体验及其政治、文化心态?? 65
  一、热爱中国的名与实?
  67
  二、政情观察者的忧与思?
  77
  三、北京指南的利与害?
  81
  四、“不甚美好”的明与暗?
  84
  第三章  昭和初期日本文化人的北京(北平)体验及其政治、文化心态? 95
  一、身处“排日之都”的三种批判?
  96
  二、“国益论”规训下的“和平之都”?
  106
  三、“兴亚首都”的“日本色”与“道义的生命力”?
  118
  四、“女尸之都”中“超然物外”的漫游者?
  129 2   文化殖民与都市空间
  第四章  文明的“耻部”?? 140
  一、求同与求异?
  141
  二、“东方主义”的射程?
  151
  三、“双重战胜”与殖民逻辑?
  157
  四、驯化、和平的“猴子”与盟友?
  163
  第五章  “近代”的明暗与同情的国界?? 168
  一、“苦力”释义背后的史观问题?
  168
  二、人力车的兴衰与“近代”的明暗?
  171
  三、车夫悲剧的跨国重演?
  178
  四、北平时间与北平原理?
  185
  五、“他者的容貌”与暴力的二重构造?
  191
  第六章  “去政治化”与“理智的行动主义”的破产?? 199
  一、行动主义:《北京》研究中被忽略的“基轴”?
  199
  二、受害者的“行动”:非理性的·盲从的·注定
  失败的?
  204
  三、“闯入者”的对华“行动”:赞赏与批评?
  213
  四、“理智的行动”:侵华语境下的虚无与迷失?
  219
  五、殖民指向:女性美/男性美与抗拒“被同化”?
  225
  第七章  晚宴的政治与“大东亚的黎明”?? 233
  一、国际中国学研究的“第五层面”与佐藤春夫研究的问
  题点?
  233
  二、晚宴的政治:从“惨不尽欢”到“回首自得”?
  239
  三、“世界新名胜”:战迹抒怀与“大东亚”想象?
  250
  四、对话张承志:为何要清算佐藤春夫?
  261 第八章  身份认同与战时文化、政情隐喻?? 265
  一、“时局”诱惑、挟持下的文学?
  265
  二、“野禽”的身份困境与现实抉择?
  269
  三、蒲家“国际色”及其战时隐喻?
  279
  四、《北京》:丑得平庸的“康乐果”?
  286
  第九章  “留京唯一最大文人”周作人的实像与虚像(上)?? 289
  一、谁在看风景,谁又在看你:错位视角与文献分布?
  289
  二、被歪曲了的鲁迅:文学误读背后的政治动机?
  295
  三、“脸谱化”“类型化”与明挺、暗讽的政治指向?
  308
  第十章  “留京唯一最大文人”周作人的实像与虚像(下)?? 315
  一、何谓“亲日派”:周作人的自解?
  317
  二、翻译的政治:被删改了的周作人?
  320
  三、一次非比寻常的整容与摆渡?
  358
  第十一章  村上知行的“北京文人论”:悖论与病理?? 360
  一、何谓“文人”:意涵变迁及其现代受容?
  360
  二、指向“和平”的中国知识分子改造逻辑?
  364
  三、“去‘文人’化”背后“武威”传统与“世界原理”
  的共谋?
  377
  结 语?
  385
  附录一  小田岳夫长篇小说《北京飘飘》主人公之原型推证?? 396
  附录二  奥野信太郎:精神故乡的“面影”(随笔)?? 416 4   文化殖民与都市空间
  参考文献?
  422
  一 作为研究对象的文本(出版时间序)??
  422
  二 相关研究论著(出版时间序)?
  434
  索引?
  448
  本书各章节原发期刊一览?
  453
  后 记?
  455
  补 记?
  463
  王升远,1982年生,辽宁大连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后。现任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曙光学者。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 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与东京大学出版会、英国劳特利奇(R o u tle d g e)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合作, 主编学术、思想类丛书多种。教学、研究成果曾获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 两次)、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论文类二等奖、霍英东全国青年教师奖、教育部年度优秀咨询报告等。
  带着明确的文学史目的,对日本文化人有关北京题材创作研究有了比较清楚地梳理和展示,从明治肇始,大正发端,昭和成事,都有一个清晰整齐的时间顺序。而且,作者聪明地选取了一个非常时期——日本侵华时期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段来考察,在矛盾激烈的地方,日本文化人的精神世界、文化传统与国家利益、民族冲突不断地纠缠在一起的复杂面貌,被一一呈现。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