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百首
作者:[清]上疆村民 编
出版: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8.7
页数:496
定价:58.00 元
ISBN-13:9787559418807
ISBN-10:7559418805
去豆瓣看看 目录
王禹偁
点绛唇(雨恨云愁) 001
寇 准
踏莎行(春色将阑) 003
阳关引(塞草烟光阔) 005
潘 阆
酒泉子(长忆观潮) 007
林 逋
长相思(吴山青) 009
点绛唇(金谷年年) 010
杨 亿
少年游(江南节物) 012
钱惟演
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014
范仲淹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016
苏幕遮(碧云天) 018
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 019
张 先
千秋岁(数) 020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021
青门引(乍暖还轻冷) 022
晏 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024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025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026
踏莎行(小径红稀) 027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028
宋 祁
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 030
欧阳修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032
踏莎行(候馆梅残) 033
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 034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035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 036
生查子(去年元夜时) 036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037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038
南歌子(凤髻金泥带) 039
柳 永
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 040
雨霖铃(寒蝉凄切) 041
定风波(自春来) 043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044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045
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046
望海潮(东南形胜) 048
苏舜钦
水调歌头(潇洒太湖岸) 050
韩 缜
凤箫吟(锁离愁) 053
王安石
千秋岁引(别馆寒砧) 055
桂枝香(登临送目) 056
晏几道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059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060
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 061
鹧鸪天(小令尊前风玉箫) 062
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 063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064
王 观
卜算子(水是眼波横) 065
张舜民
卖花声(木叶下君山) 067
苏 轼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069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070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072
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 073
浣溪沙(麻叶层叶光) 073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074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07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075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077
永遇乐(明月如霜) 078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079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080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081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082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083
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 084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086
念奴娇(大江东去) 087
章 楶
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 089
黄庭坚
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 091
定风波(万里黔中一漏天) 093
清平乐(春归何处) 094
李之仪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095
谢池春(残寒消尽) 096
舒 亶
虞美人(芙蓉落尽天涵水) 098
晁元礼
绿头鸭(晚云收) 100
晁补之
摸鱼儿(买陂塘) 102
李元膺
洞仙歌(一年春物) 105
朱 服
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 107
时 彦
青门饮(胡马嘶风) 109
秦 观
满庭芳(山抹微云) 111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112
千秋岁(水边沙外) 113
踏莎行(雾失楼台) 115
鹊桥仙(纤云弄巧) 117
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 118
望海潮(梅英疏淡) 119
贺 铸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121
蝶恋花(几许伤春春复暮) 122
芳心苦(杨柳回塘) 123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125
将进酒(城下路) 126
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128
张 耒
风流子(木叶亭皋下) 131
周邦彦
兰陵王(柳阴直) 134
六 丑(正单衣试酒) 136
苏幕遮(燎沉香) 137
满庭芳(风老莺雏) 139
隔浦莲近拍(新篁摇动翠葆) 140
少年游(并刀如水) 142
解语花(风消绛蜡) 143
西 河(佳丽地) 145
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 146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147
毛 滂
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 149
晁冲之
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151
叶梦得
虞美人(落花已作风前舞) 153
贺新郎(睡起流莺语) 154
八声甘州(故都迷岸草) 155
点绛唇(缥缈危亭) 158
水调歌头(霜降碧天静) 159
曹 组
青玉案(碧山锦树明秋霁) 161
汪 藻
点绛唇(新月娟娟) 162
陈 克
菩萨蛮(赤阑桥近香街直) 164
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 165
朱敦儒
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167
念奴娇(放船纵棹) 169
鹧鸪天(我是清都山水郎) 170
好事近(摇首出红尘) 171
田 为
南柯子(梦怕愁时断) 172
周紫芝
踏莎行(情似游丝) 173
赵 佶
燕山亭(裁剪冰绡) 175
李 纲
六幺令(长江千里) 177
廖世美
烛影摇红(霭霭春空) 179
好事近(落日水熔金) 180
万俟咏
长相思(一声声) 182
忆秦娥(千里草) 183
忆少年(陇云溶泄) 184
李清照
点绛唇(蹴罢秋千) 186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187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188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189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190
念奴娇(萧条庭院) 191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192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193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194
永遇乐(落日熔金) 195
声声慢(寻寻觅觅) 197
吕本中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199
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200
赵 鼎
满江红(惨结秋阴) 202
向子諲
秦楼月(芳菲歇) 204
无名氏
水调歌头(平生太湖上) 206
无名氏
御街行(霜风渐紧寒侵被) 208
洪 皓
临江仙(冷落天涯今一纪) 209
江梅引(天涯除馆忆江梅) 210
蔡 伸
长相思(村姑儿) 212
李重元
忆王孙(萋萋芳草忆王孙) 214
陈与义
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 216
张元幹
贺新郎(曳杖危楼去) 218
贺新郎(梦绕神州路) 220
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 222
曹 勋
饮马歌(边头春未到) 224
岳 飞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226
满江红(怒发冲冠) 227
李 石
临江仙(烟柳疏疏人悄悄) 229
康与之
丑奴儿令(冯夷剪碎澄溪练) 231
长相思(南高峰) 232
韩元吉
霜天晓角(倚天绝壁) 234
好事近(凝碧旧池头) 236
朱淑真
谒金门(春已半) 238
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239
清平乐(恼烟撩露) 240
张 抡
踏莎行(秋入云山) 242
曹 冠
凤栖梧(桂棹悠悠分浪稳) 244
陆 游
钗头凤(红酥手) 246
秋波媚(秋到边城角声哀) 248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250
汉宫春(羽箭雕弓) 251
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 252
鹊桥仙(茅檐人静) 254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255
鹊桥仙(一竿风月) 256
唐 琬
钗头凤(世情薄) 258
范成大
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260
醉落魄(栖乌飞绝) 261
杨万里
好事近(月未到诚斋) 263
张孝祥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265
水调歌头(江山自雄丽) 267
念奴娇(洞庭青草) 269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270
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271
赵长卿
临江仙(过尽征鸿来尽燕) 273
探春令(笙歌间错华筵启) 274
王 炎
南柯子(山冥云阴重) 276
赵汝愚
柳梢青(水月光中) 278
辛弃疾
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 280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282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284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285
祝英台近(宝钗分) 287
清平乐(绕床饥鼠) 288
丑奴儿近(千峰云起) 289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290
清平乐(茅檐低小) 292
贺新郎(老大那堪说) 293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295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297
水龙吟(举头西北浮云) 298
沁园春(叠嶂西驰) 300
粉蝶儿(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 301
贺新郎(绿树) 303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305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307
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 308
永遇乐(千古江山) 309
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311
程 垓
渔家傲(独木小舟烟雨湿) 313
石孝友
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315
陈 亮
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317
念奴娇(危楼还望) 319
杨炎正
水调歌头(寒眼乱空阔) 321
张 镃
满庭芳(月洗高梧) 323
刘 过
沁园春(斗酒彘肩) 325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327
卢 炳
减字木兰花(莎衫筠笠) 329
姜 夔
点绛唇(燕雁无心) 331
鹧鸪天(肥水东流无尽期) 333
齐天乐(庾郎先自吟《愁赋》) 334
念奴娇(闹红一舸) 335
扬州慢(淮左名都) 337
暗 香(旧时月色) 339
疏 影(苔枝缀玉) 341
汪 莘
沁园春(三十六峰) 344
刘仙伦
一剪梅(唱到阳关第四声) 347
贺新郎(重唤松江渡) 348
韩 淲
鹧鸪天(雨湿西风水面烟) 350
戴复古
水调歌头(轮奂半天上) 351
柳梢青(袖剑飞吟) 353
史达祖
绮罗香(做冷欺花) 355
双双燕(过春社了) 357
满江红(万水归阴) 358
卢祖皋
鹧鸪天(庭绿初圆结荫浓) 361
黄 机
霜天晓角(寒江夜宿) 363
满江红(万灶貔貅) 364
葛长庚
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366
刘克庄
沁园春(何处相逢) 368
满江红(金甲雕戈) 369
贺新郎(北望神州路) 372
贺新郎(湛湛长空黑) 373
玉楼春(年年跃马长安市) 375
卜算子(片片蝶衣轻) 376
清平乐(风高浪快) 377
贺新郎(深院榴花吐) 378
潘希白
大 有(戏马台前) 380
李好古
谒金门(花过雨) 382
刘子寰
沁园春(云壑泉泓) 384
吴 潜
鹊桥仙(扁舟昨泊) 386
黄孝迈
湘春夜月(近清明) 388
方 岳
水调歌头(秋雨一何碧) 390
吴文英
齐天乐(三千年事残鸦外) 392
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394
祝英台近(采幽香) 395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396
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 397
高阳台(修竹凝妆) 499
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 400
踏莎行(润玉笼绡) 402
唐多令(何处合成愁) 403
金缕歌(乔木生云气) 404
陈人杰
沁园春(谁使神州) 407
陈允平
唐多令(休去采芙蓉) 410
文及翁
贺新郎(一勺西湖水) 412
无名氏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415
刘辰翁
忆秦娥(烧灯节) 417
浣溪沙(点点疏林欲雪天) 418
柳梢青(铁马蒙毡) 419
兰陵王(送春去) 420
周 密
闻鹊喜(天水碧) 423
一萼红(步深幽) 424
文天祥
酹江月(乾坤能大) 427
满江红(试问琵琶) 429
邓 剡
唐多令(雨过水明霞) 431
汪元量
水龙吟(鼓鼙惊破霓裳) 433
王清惠
满江红(太液芙蓉) 435
金德淑
望江南(春睡起) 437
王沂孙
眉 妩(渐新痕悬柳) 439
水龙吟(晓霜初著青林) 441
齐天乐(一襟余恨宫魂断) 442
高阳台(残雪庭阴) 444
黎廷瑞
大江东去(鲍鱼腥断) 446
杨佥判
一剪梅(襄樊四载弄干戈) 448
醴陵士人
一剪梅(宰相巍巍坐庙堂) 449
徐君宝妻
满庭芳(汉上繁华) 451
蒋 捷
贺新郎(深阁帘垂绣) 453
女冠子(蕙花香也) 454
梅花引(白鸥问我泊孤舟) 455
一剪梅(一片春愁待酒浇) 457
昭君怨(担子挑春小) 458
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 459
燕归梁(我梦唐宫春昼迟) 460
如梦令(夜月溪篁鸾影) 461
陈德武
水龙吟(东南第一名州) 462
张 炎
南 浦(波暖绿粼粼) 464
高阳台(接叶巢莺) 466
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467
解连环(楚江空晚) 469
月下笛(万里孤云) 470
清平乐(采芳人杳) 471
上疆村民(1857—1931),本名朱孝臧,清代词人,字古微,后改名祖谋,号沤尹,又号疆村,归安人。光绪九年进士,改庶吉士。历任国史馆协修,会典馆总纂总校,侍讲学士,擢礼部侍郎。工诗词,通格律,著有《疆村语业》等书,曾编刻《疆村丛书》二百六十卷。他于1924年编定的《宋词三百首》,是目前同类作品中具代表性、精到的选本。
《宋词三百首》,共选词三百余首,计一百一十余家,都是历代广泛传诵的优秀作品。其中既突出了苏、辛、李大家和诸多名家,又涵盖更多词人,即使是女词人、无名氏,只要有传世的作品,亦予收录,能够较充分地体现宋词丰富多样的题材、调式、流派和风格,展示了宋词的总体风貌,按作家生年先后编排,能让人看到宋词发展变化的轨迹。同时,同个作家的作品也因年龄及社会背景变化,有时会有很多变化,注释及赏析中也会一一介绍。
词是宋代文学的灵魂,它继承着晚唐五代词体初兴的机运,经许多天才作家的努力创作,发扬光大,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绩。
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的前期小令,是北宋词坛的第一批报春花,紧接着伟大文学家柳永的慢词创作给宋词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柳永的词广泛吸取民间音律的优点,以白描的手法叙事抒情,为宋词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阶段。苏轼的词是宋词发展的一座里程碑,他的词以豪放著称。“词为艳科”,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种牢固的传统,苏轼成功地转变了这种风气。以苏轼为中心的元佑词林,代表着北宋词坛的鼎盛气象,一时名家辈出,如秦观、黄庭坚、陈师道、王安石、谢逸等,都写出了很多优秀的词作品。在苏轼以后,北宋词坛出现了以周邦彦为代表的格律词派,一散一整,各有所长。北宋末期则出现了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她能于“苏豪”、“柳俗”和“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形成有名的“易安体”。
南宋词坛因为北方的沦陷、国家命运的改变,呈现出另一番景象。以辛弃疾为代表,贯穿其词中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坚强信念。这样,苏轼所开创的豪放派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一时期,著名的词人还有陆游、文天祥、刘克庄等。
宋词,作为中华民族一座浩大的文学艺术殿堂,给后人留下了无穷的宝藏。和唐诗一起,成为滋养一代代中国人的心灵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