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诗学转型研究
作者:王术臻 著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6
定价:75.00 元
ISBN-13:9787516179369
ISBN-10:7516179361 
去豆瓣看看    引言
  第一章 晚宋诗学生态考论
  第一节 端平更化与诗学命运
  一 南宋政治文化的转折
  二 政治解冻与朝廷的昌诗政策
  第二节“端平”诗歌流派
  第三节 江西诗学在南宋的延续
  一 江西诗学的中兴之势
  二 江西诗派中人续补
  第四节 郑清之对江西诗学的继承
  第二章 “斯文宗主”与诗坛“撼树人”:刘克庄与严羽的诗学之争
  第一节 刘克庄与严羽:同时并峙的诗论家
  一 诗坛盟主刘克庄
  二 严羽在晚宋诗坛的异军突起
  三 刘克庄与严羽的微妙关系
  第二节 刘克庄与严羽诗学对话的现实性与表现
  第三节 严羽对当代诗坛主流的挑战
  一 诗学世家的自傲
  二 严羽颠覆当代诗学秩序的方法
  三 严羽的诗学宗旨
  四 严羽所要颠覆的诗坛人物
  第四节 严羽对刘克庄的“析骨还父”
  第五节 刘克庄对严羽诗学的驳难
  一 关于“以禅喻诗”说与“兴趣”说
  二 关于本朝诗不如唐诗论
  三 关于江西诗派与晚唐诗派
  四 关于守门户与反门户
  第五节 晚宋的诗学转向与刘克庄严羽的诗学高标之争
     一 刘克庄时代的诗学新走向:“韦柳”诗学精神的张大
     二 刘克庄、严羽关于“陈子昂体”与“梅尧臣体”之争
  第三章 宋元之际庐陵诗学的震耀
  第一节 庐陵诗学评论的崛起
  第二节 诗学评点大师刘辰翁
   第四章 刘辰翁对宋诗学的整合
  第一节 刘辰翁诗学的渊源与精髓
  一 刘辰翁与包恢的诗学
  二 刘辰翁诗学的奥秘:“张力”诗学
  第二节 刘辰翁对严羽诗学的批评
  第三节“尽扫江湖晚唐”:刘辰翁与严羽诗学进行对话的立场
  第四节 刘辰翁与严羽的诗学论争范畴
  一 关于“以文为诗”
  二 关于诗歌“气格”
  三 关于诗歌“用事”
  四 关于“次韵诗”的价值
  第五节 宗唐与宗晋:宋人的诗学救赎历程
  一 变创与复古
  二 宋人的复古之路
  第六节 由“宗唐”到“尚晋”:刘辰翁对严羽诗学的整合
  一 刘辰翁对“《选》诗”与“唐诗”范式的反思
  二 刘辰翁开出的诗学方法:以晋人的“张力”融贯诗体
  第七节 刘辰翁与严羽的“诗体论”之争
     一 关于“韦柳”高低之争
     二 关于“荆公体”的内涵之争
     三 关于“陈简斋体”的价值之争
  第五章 刘辰翁对“元诗”的缔造
   
  第一节 刘辰翁的诗学承传谱系
     一 宋遗民诗人
     二 以庐陵人为主体的诗学门徒 
     三 理学名臣
     四 元初诗文大家:戴表元、赵孟頫一系
     五 延祐诗人群:虞集、揭傒斯、范梈、杨载等
  六 刘辰翁其他弟子
   第二节 “元诗”学派
     一 诗学的极盛
     二 元代诗学的发展脉络与“元诗”体制的建立
   第三节 刘辰翁与元代诗学精神
     一 诗人“天才”与诗歌“清气”
     二 “情性之真”与诗家个性
     三 超尘脱俗与“飘逸”之美
     四 自然天成与入神合道
     五 “以晋参唐”与冲淡流丽
     六 艺术张力与“冲淡”奇趣
   第四节 由山林到台阁:刘辰翁遗民风致的正统化
     一 隐逸之风的雅正化
     二 艺术风格与人生哲学
  主要参考文献
  王術臻,男,山东高密人,1969年9月出生,本名王述臻。2002年8月—2005年7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文艺学专业中国古代文论方向硕士学位(三年制),2006年8月—2010年7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文艺学专业中国古代文论方向博士学位(四年制),2010年7月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宋元诗学、《文心雕龙》。著有《沧浪诗话研究》(60万字,学苑出版社2010年版),在《文学遗产》(2010年第6期)发表过《从严羽的诗学批评方法看的写作意图》等论文。
  本书稿以宋元之际的诗学嬗变为研究对象,就宋元诗学史上的一些关乎全局的重大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作者用大量的第一手文献资料详细考察了南宋晚期与元代前期的诗学生态,对于当时的诗学思想的流派和论争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梳理,证实了元诗的来龙去脉及其艺术价值所在,由此得出的结论发前人所未发,实为此书一大贡献。本书稿能够避开后人议论的干扰,努力钩稽第一手文献材料,对诸多疑难问题作实事求是的考证和论述,又能将文本细读与文化背景的考论紧密配合,以考据眼光看待诗学内部问题和诗学发展演变史,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因而其学术方法是扎实可靠的,得出的结论也是令人信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