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的否定:康德、黑格尔与意识形态批判
作者:齐泽克 著
出版: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6.3
丛书:当代激进思想家译丛
定价:88.00 元
ISBN-13:9787305144684
ISBN-10:7305144681 
去豆瓣看看    译者前言
  前言
   
  第一部分 我思:被称之为主体的空洞
  第一章 “能思维的我或者他或者它(原质)”
  黑色的主体
  ……脱节
  从康德到黑格尔
  非平等交换
  货币与主体性
  从主体到实体……而后再返回
  主体作为“消失的中介”
  限定先于先验
  “完全的回想”:在真实中的知识
  第二章 我思与性别差异
  在普遍中的康德式断裂
  基督式的崇高,或者“向下—综合”
  “性化公式”
  “我并不在我思之处”
  作为幻象—凝视的我思
  “自我意识是一个客体”
  “我怀疑,所以我存在”
  加速的认同
   
  第二部分 故:辨证的非逻辑性推论
  第三章  根本恶及其相关事宜
  “康德与边沁在一起”
  幻象与现实
  “以毒攻毒”
  根本恶
  到处都是烟斗
  非—主体间性的他者
  不定判断的客体
  Ate及其越界
  符号的至福
  第四章 作为意识形态理论的黑格尔的“逻辑学”
  不充分基础之原则
  同一性、差异、矛盾
  形式/本质,形式/质料,形式/内容
  形式、真实、完成的基础
  从“自在”到“自为”
  “基础”对决“条件”
  “事物返回自身”的同义反复
  “绝对的无休止的生成”
  可能的现实性
   
  第三部分 我在:快感的环路
  第五章 “被矛扎伤的伤口还需扎伤的矛来治愈”
  真实之回答
  主体性与宽恕
  第六章 如同在你自己的祖国中一样自在!
   
  索引
  译后记
  斯拉沃热•齐泽克(1949- ),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社会和哲学高级研究员,拉康传统*重要的继承人,他长期致力于沟通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精神分析、主体性、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熔于一炉,形成了极为独特的学术思想和政治立场,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耀眼的国际学术明星之一,被一些学者称为黑格尔式的思想家。现任教于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担任伯贝克学院人文研究所所长。
  ★译者介绍:
  夏莹,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哲学系主任助理。长期从事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研究对象包含齐泽克、鲍德里亚与科耶夫。曾出版《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拜物教的幽灵》等研究专著,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相关文章近 60 余篇。翻译了多部英、法文哲学著作。其所翻译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 法 ] 让·鲍德里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版)在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评选的“第九届(2009年度)引进版优秀图书奖”中获得社科类图书优秀奖。                                              
  本书系统地阐发了齐泽克对于康德、黑格尔哲学的拉康化解读。这部书被齐泽克的好友巴特勒称为“恢弘巨制”,并判定为齐泽克众多著作中“迄今为止*丰富的对黑格尔的理解”。
  本书中,齐泽克对于自己虽然作为拉康的忠实拥趸,“内心深处”为什么会对黑格尔怀有某种近乎痴迷的热情做了详尽的阐释,以及将他对康德和黑格尔思想的独特解读表现得淋漓尽致。
  齐泽克对于思想界的贡献在于:借助于大众文化通俗的表现形式揭示了晦涩的拉康哲学思想的核心内涵;致力于对当代社会意识形态新形式的揭示和批判,而这使得齐泽克成为当代激进左派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与他对康德和黑格尔思想的深入研读关联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