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
作者: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著; 汪天艾 译
出版:百花文艺出版社 2019.4
丛书:不可思议之书
版本:3
定价:56.00 元
ISBN-13:9787530666968
ISBN-10:7530666967 
去豆瓣看看    风吹上朝圣者的脸
  闭上眼我在海中间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5年5月:石油是一个致命话题
  十年前,我参加了这部作品的总彩排
  锁眼里看世界
  我在山里认识的那些小伙子,还有谁活着?
  为什么鸽子在破晓时分哭泣?
  悲剧是预言成真
  眼睑之间迟缓的光芒
  被追捕者与夜夫人纪事
  锁眼里看世界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5年7月:回到南方
  幽灵时刻:我呼召他们,追踪他们,猎捕他们
  系统
  系统
  系统
  梦
  卡塔里诺的布罗及圣乔治如何骑着白马狂奔拯救他于魔鬼之恶纪事
  神学入门
  所有这些都不在了
  神学入门
  街道之战,灵魂之战
  系统
  他们把他活埋进一间地牢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5年7月:那群横渡河流的人
  今天下午我撕碎了我的“博基”记事本,把碎片扔进垃圾箱
  我的第一次死亡
  归根结底,一切都是历史的问题
  以及勇气
  但是要懂得选择
  我的第二次死亡
  太阳消灭了万物的颜色与形态
  但我更偏爱人类的光芒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5年10月:机器的日常生活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5年10月:她永不磨灭,尽管知道已注定失去
  女孩唱着歌在人群中巡航
  我是陶土做成,也是时间做成
  为了开辟宽阔的林荫道
  1942年夏
  比任何悲伤或独裁更强大
  最后的声音
  我人生最艰难的任务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5年10月:暴烈的荣耀之光
  里约热内卢,1975年10月:这天早上他离开家再没有活着出现
  系统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5年11月:我喜欢感觉自由,如果想就留下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5年11月:他在烂泥里醒来
  系统
  系统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5年12月:交流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5年12月:交流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5年12月:交流
  她坐着一列空车踏入新年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1月:音乐入门
  一个寒冷噬骨的灰色早晨
  我看不见光也走不了超过三步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1月:重遇
  系统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1月:文学入门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1月:面对这样的美,没人能做任何事
  锁眼里看世界
  基多,1976年2月:第一夜
  基多,1976年2月:一场大学讲话
  埃斯梅拉尔达,1976年2月:你从来不记得你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吗?
  基多,1976年2月:美洲历史入门
  基多,1976年2月:好意
  系统
  基多,1976年2月:她不能停下,直到他们倒下
  基多,1976年2月:我点火然后召唤
  河的第三岸
  他不知道我欠他几个故事,我来还上这些故事
  关于痛苦的仪式
  懂得沉默的人
  基多,1976年3月:最后一夜
  锁眼里看世界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3月:暗影与阳光
  这位老妇是一个国家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4月:同伴沿着护栏前行
  系统
  记紫色土地上空的一次飞行
  孩子
  孩子
  孩子
  孩子界
  锁眼里看世界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7月:言语不如沉默有尊严时,最好保持沉默
  诗人说:“树在离开它的鸟里飞翔”
  街道之战,灵魂之战
  风中岁月
  格兰迪埃拉纪事
  消息
  街道之战,灵魂之战
  系统
  街道之战,灵魂之战
  街道之战,灵魂之战
  艺术史入门
  消息
  梦
  卡莱利亚-德拉科斯塔,1977年6月:为了每天创造世界
  如果仔细听,我们全都组成一股旋律
  街道之战,灵魂之战
  卡莱利亚-德拉科斯塔,1977年7月:市场
  仪式进行中,我们和它一样变得有点神圣
  消息
  系统
  消息
  附录:“不是所有离开都是英雄,也不是所有留下的都是爱国”(爱德华多·加莱亚诺访谈)
  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真正美好的事物
  补记:第三次死亡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5月:他死了吗?谁知道?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5月:那个声音控制住收紧的情绪
  那些城市存在吗?还是人们嘴里呼出的水汽?
  梦
  锁眼里看世界
  锁眼里看世界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5月:政治经济学入门
  系统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5月:写字台上的炸弹
  克拉洛梅克,1976年5月:致敬一个我不曾认识的男人
  雅拉,1976年5月:街道之战,灵魂之战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5月:我打开今晚睡过的房间门
  常言道:前进中死去比停下死去更值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7月:大地吞噬了他们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7月:街道之战,灵魂之战
  系统
  我从没听人谈过酷刑
  咖啡桌前的幸存者
  系统
  系统
  法律入门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7月:正午
  写在墙上,喊在街头,唱在原野
  面包师唱歌,他很高兴有泥土筑巢
  梦
  记忆会允许我们快乐吗?
  布宜诺斯艾利斯,1976年7月:一动不动的漫长旅途
  锁眼里看世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1940-2015),乌拉圭文学大师。生于蒙得维的亚,14岁时发表政治漫画,20岁起先后担任过记者、编辑、主编,23岁来到中国采访末代皇帝溥仪。曾被军政府逮捕入狱,后长期流亡。1985年才回到祖国。因其犀利透彻、充满良知的写作,被誉为“拉丁美洲的声音”。2009年美洲峰会上,委内瑞拉前总统查韦斯将加莱亚诺代表作《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送给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引发世界媒体关注。2015年4月13日,加莱亚诺因病去世,乌拉圭举国哀悼。他的作品《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足球往事:那些阳光与阴影下的美丽》等,在中国读者当中曾产生过广泛影响。
  在拉美文学星空上,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是光芒独异的星辰,始终向下的立场,对于被遮蔽之历史、被绑架之记忆的执着探求,揭示真相的不遗余力,少即是多的语言,毫不拘泥的跨界笔法,都是加莱亚诺异乎他人的风格标志。《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则是他成熟时期文学风格的奠基之作。
  曾获“美洲之家”文学大奖的《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写于流亡期间,作者游走于阿根廷、厄瓜多尔等国,从拉美各地动荡的社会中寻找和提炼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原型,以132段杂糅新闻报道、文学速写、旅行笔记与民间故事的短篇文字,记录并重新发现微观的个人历史。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