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贵州区域法治建设调查与研究
作者:吴大华 著
出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9.7
定价:79.00 元
ISBN-13:9787562089346
ISBN-10:7562089345
去豆瓣看看 前言:一种潜在的考量
绪论
第一章 法治贵州建设的理性之维
第一节 法治贵州建设的内涵
第二节 法治贵州建设的表征
第三节 依法治省的法治理念
第四节 社会自治功能的有效发挥
第五节 遵守法律主治的谦抑性规律
第二章 法治贵州建设的法理基础和法律依据
第一节 法治贵州建设的法理基础
第二节 法治贵州建设的法律依据
第三章 贵州社会治理法治化管理水平调查
第一节 社会治理法治化管理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贵州社会治理法治化管理水平的现状调查分析
第三节 提升贵州社会治理法治化管理水平的路径选择
小结
第四章 贵州法治建设的理念、途径及举措调查
第一节 法治贵州构建的理念
第二节 法治贵州构建的现状及问题
第三节 法治贵州构建的途径
第四节 法治贵州构建的举措
小结
第五章 贵州生态环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调查
第一节 纠纷多元解决机制的内涵
第二节 贵州生态环境状况及纠纷多元解决机制的现状
第三节 国外生态环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及启示
第四节 贵州生态环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的对策建议
小结
第六章 法治贵州创建视域下的社会治理创新调查
第一节 社会治理的内涵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标准
第二节 贵州社会治理创新的主要经验
第三节 贵州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问题
第四节 贵州社会治理创新的协调与沟通
小结
第七章 法治贵州建设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第一节 贵州依法治省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贵州依法治省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步骤、方法和权数
第三节 贵州依法治省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设计
第四节 贵州依法治省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及价值
小结
第八章 全面小康社会语境下的法治贵州建设调查
第一节 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法治保障概述
第三节 贵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法治现状与问题
第四节 贵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法治保障措施
小结
附:调研工作问卷设计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参考文献
后记
吴大华,1963年生,湖南新晃人,侗族,责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法学博士后、经济学博士后,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国第三届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贵州民族学院院长。兼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暨法律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贵州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国家民委法律顾问,贵州省核心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委托、一般、后期资助项目6项,省部级课题15项;出版个人专著13部,合著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
张帆,男,1972年12月生,四川省通江县人,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法理学、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等研究。现担任法学院副院长职务。
近年来,在《法制与社会发展》等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篇(含教改4篇)。出版个人专著1部,参编著作5部,参编教材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子项目1项、司法部科研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5项(含省长基金项目)、省长圈示课题4项、厅级项目8项(含教育厅教改项目1项)。现兼任贵州省法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贵州省法学会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贵阳市云岩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
《新形势下贵州区域法治建设调查与研究》共分为八章,对“新形势下贵州区域法治建设调查与研究”进行理论研究的创新点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结合具有多民族特点的贵州相关的典型市(州)、县(旗)、镇(民族乡)、村、社为考察中心,以研究法治贵州的建设是论文的新颖、独到之处,这为创新贵州社会治理和改革民族法治策略找到了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出发点;另一方面在研究范式上将尝试着引入法学、社会学、治理学等知识内容,跨学科综合研究,这能充分发挥各个学科的优势,整合资源,将理论与社会调研的实际相结合,重点突出依法治理贵州的新模式;再一方面在研究内容方面增强现实说服力和外部拓展性,通过民族地区的相关素材对贵州社会治理与法治建构进行深入的思考,把研究素材与内容融合在一起,以增强贵州本土化特色的学术探索,以此达到研究视角与分析对象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