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观念史稿(卷一):希腊化、罗马和早期基督教(修订版)(全新中译本)
作者:(美)埃里克·沃格林(Eric Voegelin)
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8
定价:78.00 元
ISBN-13:9787567581005
ISBN-10:7567581000 
去豆瓣看看    中译本前言(段保良) 
  《政治观念史》总序 
  附录一 沃格林的《政治观念史》导言 
  英文版编者导言 
  导言 精神的解体 
  部分 从亚历山大到阿克提乌姆战役
  章 亚历山大 
  一 马其顿 
  二 奥林匹亚斯:上帝之子 
  三 征服 
  四 帝国统治权的要素 
  五 和谐:帝国的人民 
  第二章 早期廊下派 
  一 平等:在母权崇拜中的起源 
  二 平等:神性本体的平等火花 
  三 世界城邦 
  四 道德人格的演化 
  五 责任概念 
  六 皇帝的孤独 
  第三章 希腊化的王权 
  一 希腊化:“黑暗时代”问题 
  二 神圣王权 
  三 “活的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四 狄奥托格尼斯 
  五 厄克方图 
  六 救主国王 
  第四章 以色列 
  一 以色列的历史地位 
  二 约的概念 
  三 原生民主和次生民主 
  四 作为民族性格之根源的约 
  五 王族和先知的兴起 
  六 律法 
  七 品行的合理性:清教主义 
  八 终末论情绪的演化 
  九 《第二以赛亚》:主的受难仆人 
  十 受难仆人与基督 
  第五章 帝国之命运——《但以理书》与波里比乌斯 
  一 帝国诸范畴 
  二 《但以理书》:帝国的次第 
  三 对命运的经验 
  四 帝国的宿命和权威 
  五 世界史的观念  0
  六 循环 
  七 三元政体:罗马成功的真正原因 
  八 “共同智慧”:观念的象形文字用法 
  第六章 西塞罗 
  一 野蛮和文艺复兴 
  二 成功 
  三 帕奈提奥斯的遗产 
  四 罗马:世界城邦 
  五 政府神话 
  六 法律神话 
  七 西塞罗的结局 
  第七章 黄金时代 
  一 凯撒 
  二 安齐拉铭文 
  三 《牧歌》第四首: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 
  四 《埃涅阿斯纪》:特洛伊的胜利 
  五 特洛伊神话及高卢人和法兰克人 
  第二部分 基督教与罗马
  章 基督教的兴起 
  一 问题:纪元意识 
  二 耶稣 
  三 基督教共同体的异象构造 
  四 保罗教团 
  第二章 基督教与诸民族 
  一 保罗的困难 
  二 民族内核 
  三 约翰派基督教 
  四 巫域民族 
  第三章 皇帝 
  一 问题:帝国的东方化 
  二 罗马的遗产 
  三 东方的影响 
  第四章 法律 
  一 希腊的遗产 
  二 罗马的法律理论 
  三 基督教的法律理论 
  第五章 圣奥古斯丁 
  一 其人 
  二 时势 
  三 符号的历史 
  四 上帝之城 
  五 共和国理论 
  六 世俗历史:欧若西乌斯 
  索引 
  作者简介:埃里克·沃格林(Eric Voegelin,1901-1985),美籍奥地利历史哲学家和政治哲学家,20世纪具原创性的思想家之一。用尤金·韦伯的话说,沃格林“将复杂的哲学反思与具洞察力的历史探询融为一体,把认知、理解、存在的开放性以及洞见的深度结合起来,并由此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伟大的历史哲学家”。 代表作有《政治观念史稿》八卷本,《秩序与历史》五卷本。译者简介:段保良,生于1978年,云南保山人,武汉大学学士,北京大学硕士、博士,执教于陕西师范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中西方政治思想史。
  《政治观念史稿》全面揭示西方政治观念的历史脉络,是政治观念史与政治史结合的卓越尝试。
  一卷《希腊化、罗马和早期基督教》的时间线起于古希腊城邦解体,终于奥古斯丁,核心部分是使徒时期基督教的政治实践和早期教父的人间事业。
  古希腊世界的“精神解体”开启了地中海和欧洲人自我理解的漫长过程,它见证了观念的出现和符号的转变,开启了西方文明向好或向坏的道路。
  历史过程被体验为一种秩序之召唤的瓦解,人们必须在危机的另一边寻找解决办法。现代人的困境并非我们这个时代所独有,而是早已上演,我们可以从历史的经验中得到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