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伤理论与实务:丧子家庭心理疗愈
作者:王建平
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9
定价:78.00 元
ISBN-13:9787303249008
ISBN-10:7303249001
去豆瓣看看 章我国丧子父母现状概述 / 1
节丧子父母的心理、生活状态及诉求 / 1
第二节社会所面临的问题 / 7
第二章如何认识丧子哀伤 / 10
节哀伤反应 / 11
第二节二次伤害 / 17
第三节正常哀伤反应和病理性哀伤 / 20
第四节哀伤与抑郁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 34
第五节丧子哀伤,男女有别 / 41
第三章如何应对哀伤 / 48
节如何应对黑暗的初期 / 48
第二节保护婚姻 / 59
第三节如何调整情绪和感受 / 69
第四章重建生命意义:哀伤疗愈探索 / 121
节意义疗法:在苦难中寻求生命意义 / 121
第二节意义重建:从浑浊走向光明 / 135
第三节双程模型:哀伤中的震荡 / 150
第四节持续性联结:永恒的爱 / 162
第五节认知行为疗法:打开认知之窗 / 176
第六节四任务模型:光明在险峰 / 193
第七节五阶段论:哀伤之路各不相同 / 203
第八节互联网技术在哀伤疗愈方面的应用 / 211
第五章如何应对常见的困境 / 219
节自我认知问题 / 219
第二节与孩子相关的问题 / 229
第三节家庭问题 / 244
第四节如何与亲友相处 / 255
第五节新的社会问题 / 263
第六章如何提供多元化的社会支持 / 277
节失独父母社会支持资源的必要性 / 277
第二节社会支持资源分类及功能 / 279
第七章关怀者如何提供帮助 / 290
节如何走近丧子父母 / 290
第二节警惕关怀者自身的同情疲劳 / 294
第八章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疗愈的良药 / 300
节向失眠说不 / 300
第二节饮食里的“药材” / 303
第三节健康在于运动 / 308
附录 / 311
附录1评估工具 / 311
附录2相关书籍推荐 / 331
附录3相关网站推荐 / 340
参考文献 / 342
章我国丧子父母现状概述 / 1
节丧子父母的心理、生活状态及诉求 / 1
第二节社会所面临的问题 / 7
第二章如何认识丧子哀伤 / 10
节哀伤反应 / 11
第二节二次伤害 / 17
第三节正常哀伤反应和病理性哀伤 / 21
第四节哀伤与抑郁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 35
第五节丧子哀伤,男女有别 / 42
第三章如何应对哀伤 / 48
节如何应对黑暗的初期 / 48
第二节保护婚姻 / 59
第三节如何调整情绪和感受 / 69
第四章重建生命意义:哀伤疗愈探索 / 121
节意义疗法:在苦难中寻求生命意义 / 121
第二节意义重建:从浑浊走向光明 / 135
第三节双程模型:哀伤中的震荡 / 150
第四节持续性联结:永恒的爱 / 162
第五节认知行为疗法:打开认知之窗 / 176
第六节四任务模型:光明在险峰 / 192
第七节五阶段论:哀伤之路各不相同 / 202
第八节互联网技术在哀伤疗愈方面的应用 / 210
第五章如何应对常见的困境 / 218
节自我认知问题 / 218
第二节与孩子相关的问题 / 228
第三节家庭问题 / 244
第四节如何与亲友相处 / 254
第五节新的社会问题 / 262
第六章如何提供多元化的社会支持 / 277
节失独父母社会支持资源的必要性 / 277
第二节社会支持资源分类及功能 / 279
第七章关怀者如何提供帮助 / 290
节如何走近丧子父母 / 290
第二节警惕关怀者自身的同情疲劳 / 294
第八章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疗愈的良药 / 301
节向失眠说不 / 301
第二节饮食里的“药材” / 304
第三节健康在于运动 / 309
附录 / 312
附录1评估工具 / 312
附录2相关书籍推荐 / 331
附录3相关网站推荐 / 340
参考文献 / 342
王建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学士,心理学硕士和博士,临床心理学双博士后(中科院和哈佛大学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研究中心”创始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CBT)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第四届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心理社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届副主任委员;中国批注册督导师、创伤治疗师,美国认知治疗学院会士和认证CBT治疗师。王建平教授从事精神医学临床工作10年,心理咨询/治疗临床实务工作30余年;她同时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全国调研数据的中国失独人群心理健康援助体系研究》首席负责人。 刘新宪美国注册会计师(CPA),曾多年任职美高科技公司首席财务官及总经理,著有《选择与判断》。他在失去的孩子后,通过学习考试成为美国注册哀伤咨询师(C-GC)。 他专注于哀伤研究,并撰写有关哀伤研究的书籍和文章。 他是中文版哀伤研究主题网站“哀伤疗愈家园”及手机版主要发起人和赞助人;中国计生特殊家庭哀伤疗愈科普教育志愿者。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全国调研数据的中国失独人群心理健康援助体系研究》成果,作者结合当前国际哀伤研究和干预的主要成果以及中国丧子家庭的特殊现状,以科普方式介绍了可适用于中国丧子家庭的哀伤疗愈的理论和实务操作。
本书涵盖了以下内容。1.哀伤理论,尤其是丧子哀伤、生命意义重建的心理学理论。2.丧子家庭心理疗愈专业知识与技术指导, 帮助丧子家庭应对各种具体困境。3. 丧子家庭关怀者专业知识与技术指导,服务心理咨询师、计生特殊家庭政府工作人员、公益组织等在实务工作中的专业需要。4.国外心理疗愈社会支持系统的专业知识,为完善和建构我国丧子哀伤心理疗愈的社会支持系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5.哀伤疗愈专业临床与研究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