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枢纽经济发展模式与运行机理研究

目 录
模块一 物流枢纽经济基础研究
1 物流枢纽经济研究之基: 相关概念剖析 …………………………………… 3
1. 1 物流枢纽经济概述 ………………………………………………………… 3
1. 1. 1 物流实践活动的萌生 …………………………………………………… 3
1. 1. 2 现代物流概念的起源 …………………………………………………… 5
1. 1. 3 物流中心作用的发挥 …………………………………………………… 7
1. 1. 4 物流园区系统的形成 …………………………………………………… 8
1. 1. 5 物流枢纽地位的凸显 …………………………………………………… 9
1. 1. 6 物流枢纽经济的兴起 ………………………………………………… 11
1.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
1. 2. 1 物流枢纽相关研究 …………………………………………………… 14
1. 2. 2 枢纽经济相关研究 …………………………………………………… 15
1. 2. 3 物流枢纽经济相关研究 ……………………………………………… 16
1. 2. 4 研究述评 ……………………………………………………………… 17
1. 3 研究的思路、 方法和技术路线 ………………………………………… 17
1. 3. 1 总体思路 ……………………………………………………………… 17
1. 3. 2 主要研究方法 ………………………………………………………… 20
1. 3. 3 技术路线 ……………………………………………………………… 21
模块二 物流枢纽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2 物流枢纽经济发展之的: 发展战略研究 ………………………………… 25
2. 1 我国物流枢纽经济发展概况 …………………………………………… 25
2. 1. 1 物流枢纽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 ……………………………………… 25 2. 1. 2 物流枢纽经济的发展状况 …………………………………………… 26
2. 2 我国物流枢纽经济发展类型 …………………………………………… 29
2. 2. 1 根据支撑能力划分 …………………………………………………… 29
2. 2. 2 根据辐射范围划分 …………………………………………………… 31
2. 2. 3 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发展规划的六大类型 …………………………… 33
2. 2. 4 功能定位 ……………………………………………………………… 34
2. 3 我国物流枢纽经济发展领域 …………………………………………… 35
2. 3. 1 核心功能区 …………………………………………………………… 36
2. 3. 2 辐射影响区 …………………………………………………………… 37
2. 3. 3 协同发展区 …………………………………………………………… 38
2. 4 本章小结 ………………………………………………………………… 39
3 物流枢纽经济发展之形: 发展方式研究 ………………………………… 40
3. 1 中国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不同类型的发展方式 ………………………… 40
3. 1. 1 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发展方式 ………………………………… 40
3. 1. 2 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发展方式 ………………………………… 41
3. 1. 3 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发展方式 ………………………………… 42
3. 1. 4 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发展方式 …………………………… 44
3. 1. 5 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发展方式 …………………………… 45
3. 1. 6 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发展方式 ……………………… 46
3. 2 东、 中、 西部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发展方式 …………………………… 47
3. 3 国外典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发展经验 ………………………………… 49
3. 3. 1 美国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发展经验 …………………………………… 49
3. 3. 2 欧洲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发展经验 …………………………………… 50
3. 3. 3 韩国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发展经验 …………………………………… 52
3. 3. 4 日本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发展经验 …………………………………… 53
3. 3. 5 国际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54
3. 4 本章小结 ………………………………………………………………… 55
4 物流枢纽经济发展之辙: 发展路径研究 ………………………………… 56
4. 1 物流枢纽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 ………………………………………… 564. 1. 1 物流枢纽形成动因剖析 ……………………………………………… 56
4. 1. 2 基于空间区位的发展路径 …………………………………………… 58
4. 1. 3 基于产业集聚的发展路径 …………………………………………… 59
4. 2 沿海、 沿边地区物流枢纽经济的发展路径 …………………………… 60
4. 2. 1 沿海、 沿边地区物流枢纽经济发展路径概述 ……………………… 60
4. 2. 2 港口型物流枢纽经济发展路径实证分析 …………………………… 61
4. 2. 3 陆上边境口岸型物流枢纽经济发展路径实证分析 ………………… 65
4. 3 内陆地区物流枢纽经济的发展路径 …………………………………… 66
4. 3. 1 内陆地区物流枢纽经济发展路径概述 ……………………………… 66
4. 3. 2 陆港型物流枢纽经济的发展路径 …………………………………… 68
4. 3. 3 空港型物流枢纽经济的发展路径 …………………………………… 71
4. 3. 4 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经济的发展路径 ……………………………… 72
4. 3. 5 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经济的发展路径 ……………………………… 74
4. 4 本章小结 ………………………………………………………………… 75
5 物流枢纽经济发展之核: 发展重点研究 ………………………………… 76
5. 1 物流枢纽经济发展的规划 ……………………………………………… 76
5. 1. 1 物流枢纽规划的空间布局 …………………………………………… 76
5. 1. 2 物流枢纽规划的成本控制 …………………………………………… 78
5. 1. 3 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布局 ………………………………………… 80
5. 2 物流枢纽经济发展的载体培育 ………………………………………… 82
5. 2. 1 物流枢纽基础设施建设 ……………………………………………… 82
5. 2. 2 物流枢纽企业载体培育 ……………………………………………… 84
5. 2. 3 物流枢纽服务平台建设 ……………………………………………… 85
5. 3 物流枢纽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 ………………………………………… 86
5. 3. 1 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维度 ………………………………………… 86
5. 3. 2 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培育路径 ………………………………………… 89
5. 3. 3 物流枢纽产业集聚数字转型 ………………………………………… 93
5. 4 本章小结 ………………………………………………………………… 95模块三 物流枢纽经济运行机理研究
6 物流枢纽经济运行之轨: 运行系统研究 ………………………………… 99
6. 1 物流枢纽经济的运行基础 ……………………………………………… 99
6. 1. 1 物流枢纽经济运营主体 ……………………………………………… 99
6. 1. 2 物流枢纽经济运营通道 ……………………………………………… 102
6. 1. 3 物流枢纽经济运营设施 ……………………………………………… 103
6. 2 物流枢纽经济运行的影响因素 ………………………………………… 104
6. 2. 1 市场环境 ……………………………………………………………… 104
6. 2. 2 服务环境 ……………………………………………………………… 105
6. 2. 3 政策环境 ……………………………………………………………… 107
6. 3 物流枢纽经济运行系统轨迹 …………………………………………… 109
6. 3. 1 “主体” 与 “通道” 协同运行……………………………………… 109
6. 3. 2 “主体” 与 “主体” 协作运行……………………………………… 110
6. 3. 3 “主体” 与 “环境” 融合运行……………………………………… 112
6. 4 本章小结 ………………………………………………………………… 113
7 物流枢纽经济运行之驱: 运行动力研究 ………………………………… 114
7. 1 物流枢纽经济运行动力的产生 ………………………………………… 114
7. 1. 1 物流产业的演进 ……………………………………………………… 114
7. 1. 2 空间资源的聚合 ……………………………………………………… 115
7. 1. 3 国际链条的联通 ……………………………………………………… 116
7. 2 物流枢纽经济协同运行的动力 ………………………………………… 117
7. 2. 1 政府统筹力 …………………………………………………………… 117
7. 2. 2 市场驱动力 …………………………………………………………… 120
7. 2. 3 技术支撑力 …………………………………………………………… 122
7. 3 物流枢纽经济运行的动力结构剖析 …………………………………… 123
7. 3. 1 物流枢纽经济发展的宏观动力结构剖析 …………………………… 124
7. 3. 2 物流枢纽经济发展的中观动力结构剖析 …………………………… 126
7. 3. 3 物流枢纽经济发展的微观动力结构剖析 …………………………… 1277. 4 本章小结 ………………………………………………………………… 128
8 物流枢纽经济运行之盾: 要素结构研究 ………………………………… 129
8. 1 陆港型物流枢纽经济要素 ……………………………………………… 130
8. 1. 1 模型假设 ……………………………………………………………… 130
8. 1. 2 指标选取 ……………………………………………………………… 131
8. 1. 3 结构方程模型 ………………………………………………………… 131
8. 2 港口型物流枢纽经济要素 ……………………………………………… 133
8. 2. 1 模型假设 ……………………………………………………………… 135
8. 2. 2 指标选取 ……………………………………………………………… 137
8. 2. 3 结构方程模型 ………………………………………………………… 137
8. 3 空港型物流枢纽经济要素 ……………………………………………… 138
8. 3. 1 模型假设 ……………………………………………………………… 138
8. 3. 2 指标选取 ……………………………………………………………… 139
8. 3. 3 结构方程模型 ………………………………………………………… 139
8. 4 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经济要素 ………………………………………… 141
8. 4. 1 模型假设 ……………………………………………………………… 141
8. 4. 2 指标选取 ……………………………………………………………… 142
8. 4. 3 结构方程模型 ………………………………………………………… 142
8. 5 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经济要素 ………………………………………… 145
8. 5. 1 模型假设 ……………………………………………………………… 145
8. 5. 2 指标选取 ……………………………………………………………… 14591. 1 人力要素 ……………………………………………………………… 151
9. 1. 2 物力要素 ……………………………………………………………… 151
9. 1. 3 财力要素 ……………………………………………………………… 152
9. 2 关联要素分析 …………………………………………………………… 153
9. 2. 1 物流枢纽内资源要素分析 …………………………………………… 153
9. 2. 2 物流枢纽间资源要素分析 …………………………………………… 154
9. 2. 3 关联风险传导分析 …………………………………………………… 155
9. 3 要素间的竞合博弈 ……………………………………………………… 156
9. 3. 1 博弈元素 ……………………………………………………………… 156
9. 3. 2 博弈模型 ……………………………………………………………… 157
9. 3. 3 正和博弈 ……………………………………………………………… 160
9. 4 本章小结 ………………………………………………………………… 162
模块四 物流枢纽经济运行保障机制研究
10 物流枢纽经济运行之策: 保障机制研究 ……………………………… 165
10. 1 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层面 ……………………………………………… 165
10. 1. 1 推进物流枢纽设施的更新与完善 ………………………………… 165
10. 1. 2 推进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和拓展 ………………………………… 166
10. 1. 3 推进物流枢纽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 166
10. 2 运营主体层面 ………………………………………………………… 167
10. 2. 1 做强主体平台 ……………………………………………………… 167
10. 2. 2 做大合作规模 ……………………………………………………… 168
10. 2. 3 做优供应链 ………………………………………………………… 168
10. 3 物流企业层面 ………………………………………………………… 169
10. 3. 1 强化协同意识 ……………………………………………………… 169
10. 3. 2 延揽专业人才 ……………………………………………………… 169
10. 3. 3 提升智能水平 ……………………………………………………… 170
参考文献 ……………………………………………………………………… 171
后 记 ………………………………………………………………………… 180
8. 5. 3 结构方程模型 ………………………………………………………… 146
8. 6 陆上边境口岸型物流枢纽经济要素 …………………………………… 147
8. 6. 1 模型假设 ……………………………………………………………… 147
8. 6. 2 指标选取 ……………………………………………………………… 147
8. 6. 3 结构方程模型 ………………………………………………………… 147
8. 7 本章小结 ………………………………………………………………… 149
9 物流枢纽经济运行之魂: 要素关系研究 ………………………………… 150
9. 1 基础要素分析 …………………………………………………………… 150
模块一 物流枢纽经济基础研究
1 物流枢纽经济研究之基: 相关概念剖析 …………………………………… 3
1. 1 物流枢纽经济概述 ………………………………………………………… 3
1. 1. 1 物流实践活动的萌生 …………………………………………………… 3
1. 1. 2 现代物流概念的起源 …………………………………………………… 5
1. 1. 3 物流中心作用的发挥 …………………………………………………… 7
1. 1. 4 物流园区系统的形成 …………………………………………………… 8
1. 1. 5 物流枢纽地位的凸显 …………………………………………………… 9
1. 1. 6 物流枢纽经济的兴起 ………………………………………………… 11
1.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
1. 2. 1 物流枢纽相关研究 …………………………………………………… 14
1. 2. 2 枢纽经济相关研究 …………………………………………………… 15
1. 2. 3 物流枢纽经济相关研究 ……………………………………………… 16
1. 2. 4 研究述评 ……………………………………………………………… 17
1. 3 研究的思路、 方法和技术路线 ………………………………………… 17
1. 3. 1 总体思路 ……………………………………………………………… 17
1. 3. 2 主要研究方法 ………………………………………………………… 20
1. 3. 3 技术路线 ……………………………………………………………… 21
模块二 物流枢纽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2 物流枢纽经济发展之的: 发展战略研究 ………………………………… 25
2. 1 我国物流枢纽经济发展概况 …………………………………………… 25
2. 1. 1 物流枢纽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 ……………………………………… 25 2. 1. 2 物流枢纽经济的发展状况 …………………………………………… 26
2. 2 我国物流枢纽经济发展类型 …………………………………………… 29
2. 2. 1 根据支撑能力划分 …………………………………………………… 29
2. 2. 2 根据辐射范围划分 …………………………………………………… 31
2. 2. 3 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发展规划的六大类型 …………………………… 33
2. 2. 4 功能定位 ……………………………………………………………… 34
2. 3 我国物流枢纽经济发展领域 …………………………………………… 35
2. 3. 1 核心功能区 …………………………………………………………… 36
2. 3. 2 辐射影响区 …………………………………………………………… 37
2. 3. 3 协同发展区 …………………………………………………………… 38
2. 4 本章小结 ………………………………………………………………… 39
3 物流枢纽经济发展之形: 发展方式研究 ………………………………… 40
3. 1 中国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不同类型的发展方式 ………………………… 40
3. 1. 1 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发展方式 ………………………………… 40
3. 1. 2 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发展方式 ………………………………… 41
3. 1. 3 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发展方式 ………………………………… 42
3. 1. 4 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发展方式 …………………………… 44
3. 1. 5 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发展方式 …………………………… 45
3. 1. 6 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发展方式 ……………………… 46
3. 2 东、 中、 西部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发展方式 …………………………… 47
3. 3 国外典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发展经验 ………………………………… 49
3. 3. 1 美国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发展经验 …………………………………… 49
3. 3. 2 欧洲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发展经验 …………………………………… 50
3. 3. 3 韩国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发展经验 …………………………………… 52
3. 3. 4 日本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发展经验 …………………………………… 53
3. 3. 5 国际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54
3. 4 本章小结 ………………………………………………………………… 55
4 物流枢纽经济发展之辙: 发展路径研究 ………………………………… 56
4. 1 物流枢纽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 ………………………………………… 564. 1. 1 物流枢纽形成动因剖析 ……………………………………………… 56
4. 1. 2 基于空间区位的发展路径 …………………………………………… 58
4. 1. 3 基于产业集聚的发展路径 …………………………………………… 59
4. 2 沿海、 沿边地区物流枢纽经济的发展路径 …………………………… 60
4. 2. 1 沿海、 沿边地区物流枢纽经济发展路径概述 ……………………… 60
4. 2. 2 港口型物流枢纽经济发展路径实证分析 …………………………… 61
4. 2. 3 陆上边境口岸型物流枢纽经济发展路径实证分析 ………………… 65
4. 3 内陆地区物流枢纽经济的发展路径 …………………………………… 66
4. 3. 1 内陆地区物流枢纽经济发展路径概述 ……………………………… 66
4. 3. 2 陆港型物流枢纽经济的发展路径 …………………………………… 68
4. 3. 3 空港型物流枢纽经济的发展路径 …………………………………… 71
4. 3. 4 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经济的发展路径 ……………………………… 72
4. 3. 5 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经济的发展路径 ……………………………… 74
4. 4 本章小结 ………………………………………………………………… 75
5 物流枢纽经济发展之核: 发展重点研究 ………………………………… 76
5. 1 物流枢纽经济发展的规划 ……………………………………………… 76
5. 1. 1 物流枢纽规划的空间布局 …………………………………………… 76
5. 1. 2 物流枢纽规划的成本控制 …………………………………………… 78
5. 1. 3 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布局 ………………………………………… 80
5. 2 物流枢纽经济发展的载体培育 ………………………………………… 82
5. 2. 1 物流枢纽基础设施建设 ……………………………………………… 82
5. 2. 2 物流枢纽企业载体培育 ……………………………………………… 84
5. 2. 3 物流枢纽服务平台建设 ……………………………………………… 85
5. 3 物流枢纽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 ………………………………………… 86
5. 3. 1 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维度 ………………………………………… 86
5. 3. 2 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培育路径 ………………………………………… 89
5. 3. 3 物流枢纽产业集聚数字转型 ………………………………………… 93
5. 4 本章小结 ………………………………………………………………… 95模块三 物流枢纽经济运行机理研究
6 物流枢纽经济运行之轨: 运行系统研究 ………………………………… 99
6. 1 物流枢纽经济的运行基础 ……………………………………………… 99
6. 1. 1 物流枢纽经济运营主体 ……………………………………………… 99
6. 1. 2 物流枢纽经济运营通道 ……………………………………………… 102
6. 1. 3 物流枢纽经济运营设施 ……………………………………………… 103
6. 2 物流枢纽经济运行的影响因素 ………………………………………… 104
6. 2. 1 市场环境 ……………………………………………………………… 104
6. 2. 2 服务环境 ……………………………………………………………… 105
6. 2. 3 政策环境 ……………………………………………………………… 107
6. 3 物流枢纽经济运行系统轨迹 …………………………………………… 109
6. 3. 1 “主体” 与 “通道” 协同运行……………………………………… 109
6. 3. 2 “主体” 与 “主体” 协作运行……………………………………… 110
6. 3. 3 “主体” 与 “环境” 融合运行……………………………………… 112
6. 4 本章小结 ………………………………………………………………… 113
7 物流枢纽经济运行之驱: 运行动力研究 ………………………………… 114
7. 1 物流枢纽经济运行动力的产生 ………………………………………… 114
7. 1. 1 物流产业的演进 ……………………………………………………… 114
7. 1. 2 空间资源的聚合 ……………………………………………………… 115
7. 1. 3 国际链条的联通 ……………………………………………………… 116
7. 2 物流枢纽经济协同运行的动力 ………………………………………… 117
7. 2. 1 政府统筹力 …………………………………………………………… 117
7. 2. 2 市场驱动力 …………………………………………………………… 120
7. 2. 3 技术支撑力 …………………………………………………………… 122
7. 3 物流枢纽经济运行的动力结构剖析 …………………………………… 123
7. 3. 1 物流枢纽经济发展的宏观动力结构剖析 …………………………… 124
7. 3. 2 物流枢纽经济发展的中观动力结构剖析 …………………………… 126
7. 3. 3 物流枢纽经济发展的微观动力结构剖析 …………………………… 1277. 4 本章小结 ………………………………………………………………… 128
8 物流枢纽经济运行之盾: 要素结构研究 ………………………………… 129
8. 1 陆港型物流枢纽经济要素 ……………………………………………… 130
8. 1. 1 模型假设 ……………………………………………………………… 130
8. 1. 2 指标选取 ……………………………………………………………… 131
8. 1. 3 结构方程模型 ………………………………………………………… 131
8. 2 港口型物流枢纽经济要素 ……………………………………………… 133
8. 2. 1 模型假设 ……………………………………………………………… 135
8. 2. 2 指标选取 ……………………………………………………………… 137
8. 2. 3 结构方程模型 ………………………………………………………… 137
8. 3 空港型物流枢纽经济要素 ……………………………………………… 138
8. 3. 1 模型假设 ……………………………………………………………… 138
8. 3. 2 指标选取 ……………………………………………………………… 139
8. 3. 3 结构方程模型 ………………………………………………………… 139
8. 4 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经济要素 ………………………………………… 141
8. 4. 1 模型假设 ……………………………………………………………… 141
8. 4. 2 指标选取 ……………………………………………………………… 142
8. 4. 3 结构方程模型 ………………………………………………………… 142
8. 5 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经济要素 ………………………………………… 145
8. 5. 1 模型假设 ……………………………………………………………… 145
8. 5. 2 指标选取 ……………………………………………………………… 14591. 1 人力要素 ……………………………………………………………… 151
9. 1. 2 物力要素 ……………………………………………………………… 151
9. 1. 3 财力要素 ……………………………………………………………… 152
9. 2 关联要素分析 …………………………………………………………… 153
9. 2. 1 物流枢纽内资源要素分析 …………………………………………… 153
9. 2. 2 物流枢纽间资源要素分析 …………………………………………… 154
9. 2. 3 关联风险传导分析 …………………………………………………… 155
9. 3 要素间的竞合博弈 ……………………………………………………… 156
9. 3. 1 博弈元素 ……………………………………………………………… 156
9. 3. 2 博弈模型 ……………………………………………………………… 157
9. 3. 3 正和博弈 ……………………………………………………………… 160
9. 4 本章小结 ………………………………………………………………… 162
模块四 物流枢纽经济运行保障机制研究
10 物流枢纽经济运行之策: 保障机制研究 ……………………………… 165
10. 1 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层面 ……………………………………………… 165
10. 1. 1 推进物流枢纽设施的更新与完善 ………………………………… 165
10. 1. 2 推进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和拓展 ………………………………… 166
10. 1. 3 推进物流枢纽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 166
10. 2 运营主体层面 ………………………………………………………… 167
10. 2. 1 做强主体平台 ……………………………………………………… 167
10. 2. 2 做大合作规模 ……………………………………………………… 168
10. 2. 3 做优供应链 ………………………………………………………… 168
10. 3 物流企业层面 ………………………………………………………… 169
10. 3. 1 强化协同意识 ……………………………………………………… 169
10. 3. 2 延揽专业人才 ……………………………………………………… 169
10. 3. 3 提升智能水平 ……………………………………………………… 170
参考文献 ……………………………………………………………………… 171
后 记 ………………………………………………………………………… 180
8. 5. 3 结构方程模型 ………………………………………………………… 146
8. 6 陆上边境口岸型物流枢纽经济要素 …………………………………… 147
8. 6. 1 模型假设 ……………………………………………………………… 147
8. 6. 2 指标选取 ……………………………………………………………… 147
8. 6. 3 结构方程模型 ………………………………………………………… 147
8. 7 本章小结 ………………………………………………………………… 149
9 物流枢纽经济运行之魂: 要素关系研究 ………………………………… 150
9. 1 基础要素分析 …………………………………………………………… 150
朱占峰,二级教授,管理学博士,区域规划方向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宁波市A类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宁波工程学院宁波临空经济研究院院长。
朱耿,博士,宁波工程学院教师,从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
郭跃,博士后,教授,宁波工程学院教师,从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
朱一青,博士,浙江万里学院教师,从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
唐连生,博士后,教授,宁波工程学院教师,从事电商物流与供应链研究。
朱耿,博士,宁波工程学院教师,从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
郭跃,博士后,教授,宁波工程学院教师,从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
朱一青,博士,浙江万里学院教师,从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
唐连生,博士后,教授,宁波工程学院教师,从事电商物流与供应链研究。
本研究总体上分四个模块计十章内容。,研究了物流枢纽经济研究之基:相关概念剖析。
第二,研究论文物流枢纽经济发展之的:发展战略研究。第三,研究了物流枢纽经济发展之形:发展方式研究。第四,研究了物流枢纽经济发展之辙:发展路径研究。第五,研究了物流枢纽经济发展之核:发展重点研究。第六,研究了物流枢纽经济运行之轨:运行系统研究。第七,研究了物流枢纽经济运行之驱:运行动力研究。第八,研究了物流枢纽经济运行之盾:要素结构研究。第九,研究了物流枢纽经济运行之魂:要素关系研究。第十,研究了物流枢纽经济运行之策:对策建议研究。
第二,研究论文物流枢纽经济发展之的:发展战略研究。第三,研究了物流枢纽经济发展之形:发展方式研究。第四,研究了物流枢纽经济发展之辙:发展路径研究。第五,研究了物流枢纽经济发展之核:发展重点研究。第六,研究了物流枢纽经济运行之轨:运行系统研究。第七,研究了物流枢纽经济运行之驱:运行动力研究。第八,研究了物流枢纽经济运行之盾:要素结构研究。第九,研究了物流枢纽经济运行之魂:要素关系研究。第十,研究了物流枢纽经济运行之策:对策建议研究。
比价列表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