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关于经济史学
二、关于《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课程
三、学习本课程的主要意义
第一讲 16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社会经济概况
一、经济发展与人口剧增
二、地主经济与农民经济
三、商品经济发展新阶段
四、在严格限制下中外贸易不断扩大
第二讲 条约制度的形成及其对中外经济关系的影响
一、列强侵华战争与不平等条约制度的形成
二、外国资本在华势力扩张
三、中外贸易的主要变化
四、中国国际收支状况的恶化
第三讲 清后期社会经济制度变革
一、农民大起义的冲击及清廷财税制度的变化
二、洋务新政的成就与局限
三、“戊戌维新”的经济变革主张
四、“清末新政”及近代中国第一次经济立法高潮
第四讲 民国时期社会经济制度变革
一、辛亥革命与第二次经济立法高潮
二、国民革命与第三次经济立法高潮
三、国民党政府的国家资本主义举措
第五讲 国内市场与商人资本的发展变化
一、国内市场的扩大及其局限
二、大宗商品流转模式及其对工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三、新式商业的崛起与商业的三重结构
四、金融业新旧势力的盛衰更替
五、商人资本的发展
第六讲 近代工业化的艰难发展
一、民族近代产业产生与发展的主要条件
二、主要工矿行业发展概况
三、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四、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第七讲 农业经济的缓慢发展
一、封建性地权分配关系与租佃关系
二、局部农业开发及农业新经营方式的出现
三、农业科技推广及其障碍
四、农业生产基本状况及30年代的危机
……
第八讲 抗战时期的经济战线
第九讲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成长
第十讲 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在大陆的建立
第十一讲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十二讲 探索中的曲折前进
第十三讲 改革开放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1)
第十四讲 改革开放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2)
主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