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与中世纪政治思想史
作者:(法)菲利普·内莫
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8
页数:1052
定价:198.00 元
ISBN-13:9787576012927
ISBN-10:7576012927 
去豆瓣看看    前言1
  部分 古希腊
  导言3
  节 没有国家的社会4
  第二节 古代近东地区的神圣君主制11
  第三节 希腊城邦24
  章 柏拉图之前的希腊政治思想34
  节 荷马与赫西俄德39
  第二节 从梭伦至克里斯梯尼48
  第三节 “开放社会的伟大时代”80
  第二章 柏拉图109
  节 生平与著作109
  第二节 《理想国》114
  第三节 《政治家》141
  第四节 《法律篇》146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174
  节 生平与著作174
  第二节 《政治学》181
  第三节 结语216
  第四章 色诺芬、伊索克拉底、德谟斯提尼218
  节 色诺芬219
  第二节 伊索克拉底250
  第三节 德谟斯提尼274
  第五章 希腊化时代的政治思想290
  节 希腊化世界290
  第二节 犬儒主义292
  第三节 斯多阿主义296
  第四节 伊壁鸠鲁主义299
  第五节 希腊化时代的国王与法律307
  第二部分 古罗马
  引言311
  章 历史梗概315
  节 罗马与王权的创立316
  第二节 共和国318
  第三节 领土扩张323
  第四节 共和国的危机327
  第五节 帝国前期或“元首制”334
  第六节 帝国后期或“君主制”342
  第二章 罗马的政治体制350
  节 行政官员350
  第二节 民众356
  第三节 元老院361
  第四节 帝国前期的皇帝与帝国政府365
  第五节 帝国后期的皇帝与帝国政府368
  第六节 领土管理369
  第七节 社会秩序377
  第三章 私法382
  节 法律诉讼时期383
  第二节 程式诉讼时期389
  第三节 特别诉讼或“法律认知”时期396
  结语 自然法、万民法、民法401
  第四章 共和国时期的政治观念405
  节 波里比乌斯405
  第二节 西塞罗415
  第三节 卢克莱修472
  第五章 帝国时期的政治观念481
  引言481
  节 维吉尔486
  第二节 《奥古斯都的神圣成就》506
  第三节 法学家心目中的元首政体508
  第四节 塞涅卡512
  第五节 塔西佗521
  第六节 小普林尼549
  第七节 埃流斯•阿里斯蒂德557
  第八节 狄翁•克里索斯托564
  第九节 新毕达哥拉斯派:狄奥托金与伪艾柯方特578
  第十节 凯撒利亚的尤西比乌斯587
  第十一节 特米斯提乌斯602
  第十二节 苏奈西乌斯604
  第三部分 中世纪
  引言609
  导论 《圣经》中的“政治”观念612
  节 希伯来人的历史613
  第二节 《旧约》中的“政治”观念641
  第三节 《新约》中的“政治”观念686
  章 罗马帝国时期的基督教和政治714
  节 罗马帝国时期基督徒的政治态度714
  第二节 圣奥古斯丁的政治教义721
  第三节 教会法的诞生729
  第二章 中世纪前期(5—11世纪)735
  节 历史背景736
  第二节 “政治奥古斯丁教义”747
  第三节 教会法的发展764
  第三章 封建制与神圣王权768
  节 封建制768
  第二节 神圣王权792
  第四章 古典中世纪(11—13世纪)与“教皇革命”806
  节 历史背景807
  第二节 “教皇革命”的意识形态层面819
  第三节 “双剑”教义839
  第四节 制定法律的权利847
  第五章 圣托马斯•阿奎那853
  节 自然与恩宠855
  第二节 法律860
  第三节 正义885
  第四节 国家897
  第六章 中世纪末期(14—15世纪):近代国家概念的初生905
  节 国家的抽象概念906
  第二节 世俗化910
  第三节 主权923
  第四节 民族国家928
  第五节 主义的诞生937
  第六节 代议制942
  第七章 中世纪千禧年主义962
  节 古典时代末期千禧年主义的演化963
  第二节 中世纪千禧年主义运动966
  第三节 千禧年主义神话与意识形态975
  索引994
  菲利普·内莫(Philippe Nemo,1949-),法国当代知名哲学、政治学教授,毕业于法国圣克鲁高师(Ecole Normale Superieure de Saint-Cloud),先后任教于图尔大学(Universi te de Tours)和奥吉斯特•孔德学院(Institut Auguste Comte),现为巴黎高等商学院-欧洲管理学院(ESCP-EAP)的教授。
  《古典与中世纪政治思想史》共分为“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三部分。部分围绕古希腊民主与城邦的衰落,探究古希腊政治历史的潜在线索,详尽地阐述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色诺芬、伊索克拉底、德谟斯提尼等古希腊思想家的生平、作品、各自学说中的主要论点及其架构。
  第二部分首先围绕着罗马共和国的兴盛与罗马帝国的崛起,线条鲜明地勾勒了整部罗马人的历史。在向读者论述罗马历史的同时,着重介绍了罗马法的各项重要内容,包括其起源发展,各个历史阶段的诉讼程式,以及罗马公法和私法的各项内容。
  第三部分首先详尽地论述了居住于古代近东地区的希伯来人的历史,以及包含在他们的古代经典中的政治思想。作者认为希伯来人的古代经典中的政治思想迥异于古代希腊、罗马人的政治思想,由于经历了中世纪,来自“耶路撒冷”的新的道德因素与来自雅典和罗马的公民遗产终于真正融合在一起;于是欧洲致力于科学及社会进步的现代才有可能取得长足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