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简明指南
作者:(美)查尔斯?罗森 著 罗逍然 译
出版: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1.8
定价:98.00 元
ISBN-13:9787308211758
ISBN-10:7308211754 
去豆瓣看看     
  部分  古典主义传统
  引子 3
  曲式原则 9
  分句——连线与点:连奏、断奏,以及乐句的形状 15
  击键与收束 16
  重音与弹性节奏 24
  短音结尾
  28
  重塑乐句
  34
  连奏、非连奏、断奏 41
  多重织体与戏剧化构思 47
  速度 51
  “标准速度”与节拍器 52
  例证:古典主义的小快板 57
  贝多芬对确立速度所进行的尝试 92
  贝多芬与古典主义小快板 95
  早期与晚期的误解 101
  传统与革新之间的交互 111
  节奏自由与弹性节奏
  113
  不同速度之间的关系
  115
  速度:乐器、音效与社会环境 123
  踏板、颤音、键盘的扩展 125
  贝多芬对踏板的使用 125
  颤音 133
  贝多芬时代的钢琴音域
  137
  第二部分  奏鸣曲作品分析
  创作于 18 世纪的钢琴奏鸣曲
  145
  三首钢琴奏鸣曲,作品 2,创作于 1795 年 145
  《降 E 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 7,创作于 1797 年 155
  三首钢琴奏鸣曲,作品 10,创作于 1798 年 159
  《C 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 13,“悲怆”大奏鸣曲,创作于 1799 年 168
  两首钢琴奏鸣曲,作品 14,创作于 1799 年 172
  《降 B 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 22,创作于 1799 年至 1800 年 176
  青年时代的名望——1800 年至 1802 年 179
  《降 A 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 26,创作于 1800 年 179
  两首钢琴奏鸣曲,作品 27,创作于 1801 年 182
  《D 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 28,创作于 1801 年 191
  技艺已甄精熟的岁月 196
  三首钢琴奏鸣曲,作品 31,创作于 1802 年 196
  两首钢琴奏鸣曲,作品 49 213
  《C 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 53,被称作“华尔斯坦”,创作于 1804 年 215
  《F 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 54,创作于 1804 年 226
  《F 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 57(“热情”),创作于 1805 年 230
  《升 F 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 78,创作于 1809 年
  237
  《G 大调钢琴小奏鸣曲》,作品 79,创作于 1809 年
  241
  《降 E 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 81A,“告别”,为受人敬仰的鲁道夫大公殿下于
  1809 年 5 月 4 日离开维也纳所作,创作于 1810 年 242
  艰难困苦的岁月 249
  《E 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 90,创作于 1814 年 249
  《A 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 101,创作于 1816 年 254
  《降 B 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 106,创作于 1818 年 262
  后的奏鸣曲 277
  《E 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 109,创作于 1820 年 278
  《降 A 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 110,创作于 1821 年 284
  《C 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 111,创作于 1822 年 294
  附录: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录音版本推荐——罗逍然 303
  索 引 307
   
   
   
   
  查尔斯·罗森(Charles Rosen,1927—2012)近半个世纪以来影响力的音乐学者之一,他的研究重点主要是古典风格音乐与早期浪漫派音乐,相关著作有举世闻名的《古典风格》与《浪漫一代》等。与此同时,他的著作涉猎十分广泛,从早期巴洛克作曲家,直到勋伯格和卡特等至今许多人仍然无法理解的20世纪作曲家,以及基本音乐哲学理论都有涵盖,且都获得了卓著的成果,其它代表著作包括《奏鸣曲式》《意义的边界》《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音乐与情感》《批判性娱乐》《自由与艺术》等。 译者 罗逍然,古典学及音乐学青年学者,华盛顿大学古典学博士。通晓古希腊文、拉丁文,并掌握英、德、法、意文。音乐学方面译有阿多诺《新音乐的哲学》、罗森《音乐与情感》与《意义的边界》。古典学方面,在我国首次将古希腊叙事诗《阿尔戈英雄纪》与叙事诗残篇《赫拉克勒斯之盾》翻译成中文并且进行了详尽的注疏,另译有古典学论集《柏拉图与赫西俄德》。此外还有多部古典学以及音乐学方面的著译、笺释待出。 
  卫报·泰晤士报文学副刊·纽约书评·钢琴杂志 联合推荐
  查尔斯·罗森经典之作
  “无论我们想要怎样弹奏或聆听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
  这本书都能不断带来启发性的全新体验”
  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曾经被钢琴家们誉为钢琴音乐中的《新约》,可以与之并列的或许只有巴赫的《平均律键盘曲集》。然而,在今天的时空背景下应当如何研究这些作品,如何重新审视贝多芬那或奇妙、或精致、或诡异的特色与风格?在这本“指南”中,查尔斯·罗森所做的正是这样一件事:从音乐文本出发,构建贝多芬奏鸣曲作品的完整图景,并将它们还原到贝多芬本身,乃至某种音乐风格与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之中,令作品的独特之处在大背景之下格外清晰。可以说,这是一份名副其实的指南,帮助爱乐者更深刻、更广泛,也更得以从今天的视角去理解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