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史
作者:岑仲勉 著
出版:江西教育出版社 2021.10
页数:544
定价:78.00 元
ISBN-13:9787570528219
ISBN-10:7570528212
去豆瓣看看 编撰简言 --------------------------------- 001
隋 史 ------------------------------------ 003
第一节 隋杨之先世及其统 ------------------ 003
第二节 改地方三级制为变通的两级制——中央集权之
中心工作 --------------------------------- 004
第三节 国防设备之概况 -------------------- 008
第四节 突厥之起源及为患中国 -------------- 012
第五节 突厥与东罗马之发生关系——丝绢贸易- 014
第六节 突厥之内争、分裂及南附 ------------ 016
第七节 突厥文化、风俗与我国之比较 -------- 018
第八节 平陈 ------------------------------ 022
第九节 隋代三大工程——建筑与水利 -------- 024
第十节 杨氏家庭之变——专制之毒 ---------- 029
第十一节 炀帝之穷奢极欲 ------------------ 031
第十二节 疆域之开拓 ---------------------- 033
第十三节 隋对西北之交通 ------------------ 035
第十四节 对北方交通及所谓“铁勒” -------- 039
第十五节 印刷术发明 ---------------------- 044
第十六节 西乐输入 ------------------------ 046
第十七节 三伐高丽 ------------------------ 050
第十八节 隋代经济发展之概况 -------------- 054
第十九节 义师蜂起 ------------------------ 057
附录一 试用辩证法解说隋史之一节 ---------- 066
附录二 论陈亡之必然性 -------------------- 069
唐 史 ------------------------------------ 071
第一节 李唐之先世及其统 ------------------ 071
第二节 太宗克定突厥及漠北 ---------------- 073
第三节 太宗平服西域 ---------------------- 079
第四节 贞观之治 -------------------------- 084
第五节 宰相制度之屡变 -------------------- 085
第六节 门第之见与郡望 -------------------- 091
第七节 高宗继成大业 ---------------------- 096
第八节 新罗、渤海及日本之汉化 ------------ 101
第九节 昭、乾二陵及其特点 ---------------- 106
第十节 高、玄二宗频幸东都及武后长期留居之问题109
第十一节 隋、唐之漕运 -------------------- 114
第十二节 唐之中衰 ------------------------ 116
第十三节 武则天之为人 -------------------- 120
第十四节 隋及初唐佛教之盛况 佛道之争------ 122
第十五节 佛教在唐之宗派、信仰及宣传方法 -- 127
第十六节 佛徒撰译之文艺价值 -------------- 132
第十七节 文字由骈俪变为散体 -------------- 136
第十八节 进士科抬头之原因及其流弊 -------- 141
第十九节 开元之治及乱机所伏 -------------- 149
第二十节 自府兵起源以至于隋 -------------- 153
第二十一节 唐之府兵及骑 ------------------ 161
第二十二节 边兵 -------------------------- 171
第二十三节 西方乐曲影响于开元声律及体裁
岑仲勉(1885—1961年) 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曾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1948年后长期任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毕生致力于史学研究,在先秦史、隋唐史、中外交通史、民族史、史地学等方面有较高的造诣,主张西周封建说。著有《元和姓撰四校记》、《西周社会制度问题》、《隋唐史》、《突厥集史》、《黄河变迁史》、《岑仲勉学术论文集》等。
此书主要由隋史和唐史两个方面组成,具体详尽地讨论了隋唐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或历代人物,例如:对黄巢大起义研究的贡献、关于陈子昂在唐文化改革中地位的卓见、关于四镇始末的通考、关于均田制与租庸调有关系的证定等,其集中反映了岑先生数十年中读唐史的心得,在隋唐史通论上亦常发前人之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