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帝国方志的书写、出版与阅读:1100—1700年(论衡系列)
作者:(美)戴思哲 著; 向静 译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1
定价:98.00 元
ISBN-13:9787208172616
ISBN-10:7208172617 
去豆瓣看看    中文版序1
   
  致谢1
   
  导言1
  部分编纂方志的动力
  章官方修志的动因17
  方志的出现22
  地方政府的修志动因48
  边地修志的动因:了解帝国与文化转型51
  结论62
   
  第二章地方修志的动因64
  关于方志和宗谱66
  修志的政治70
  忠于史实的主张76
  影响修志的途径77
  作为共同体建设的族谱88
  安定89
  作为大族公共族谱的《新昌县志》94
  方志条目中的垄断现象99
  明代对《新昌县志》的阅读情况102
  莫旦与黄氏家族102
  结论109
  第二部分方志生产的过程
   
  第三章修志过程119
  作为流动文本的方志123
  私撰方志和官修方志129
  修志人员132
  修志人员的报酬143
  编修方志的场所147
  资料的来源149
  编排资料157
  编纂与刊印方志的个案研究:1537年版《衡州府志》161
  结论168
   
  第四章方志出版171
  刊印本方志的规范174
  刊印技术185
  工匠187
  生产场所189
  刊印工匠及其工作区域198
  结论220
   
  第五章方志的资金问题222
  开支类型与筹款方法224
  生产成本的具体数据238
  结论260
  第三部分阅读与使用方志
   
  第六章方志的目标受众及传播265
  目标受众概述266
  传播272
  二手方志市场298
  结论300
   
  第七章阅读和使用方志302
  旅居者们的方志阅读305
  地方志与旅行者317
  为了诉讼依据而阅读方志327
  方志收集者341
  其他文人在创作中使用方志的情况350
  家谱研究与世系重构中的方志使用354
  总结356
   
  结语359
   
  参考书目361
  方志361
  其他原始资料373
  二手资料380
   
  索引394
   
  译后记463
  戴思哲(Joseph Dennis),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法学、历史学博士,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博士后。现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曾任北美明史研究会会长、威斯康星大学历史学系研究生部主任、德国柏林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访问学者、法国国家图书馆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明史、印刷文化史、法学史。                               向静,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明史。
  地方志是当今存世历史资料中数量丰富、类型复杂的文献之一。本书是迄今为止跨学科探讨方志内容的专著,也是英语世界中有关方志的早专著。作者将方志视为“活的文献”,考察了从编纂动因、生产过程、传播途径到阅读使用的整体“生命史”,并从中发掘出丰富的个案,分析了方志对维系明帝国的政治版图、推动文化生产的重要作用,揭示出了围绕方志编纂,地方官府、家族、士人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复杂互动。本书的细致考证与诸多新论,对印刷史、出版史、书籍史与地方社会史研究均有禆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