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新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药社区防控创新实践
作者:仝小林
出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2.7
页数:304
定价:128.00 元
ISBN-13:9787547855683
ISBN-10:7547855687
去豆瓣看看 章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态势003
节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发展态势与防控策略概述003
第二节武昌区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流行病学特征006
第二章社区疫情防控的需求015
节疫情暴发初期超极限医疗需求和疫情扩散风险015
第二节落实“四早”防控总要求015
第三节在社区筑起道防线的中医药抗疫实践016
第三章“武昌模式”的形成018
节中医院士专家团队顶层设计018
第二节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络与外部医药资源充分结合018
第三节互联网信息化平台做支撑019
第四节分级诊疗发挥强有力作用020
第二篇“武昌模式”的“三大要素”
章核心: 中医通治方025
节中医通治方在抗击瘟疫中的运用025
第二节从苏东坡“圣散子方”谈仝小林院士“寒湿疫方”031
第三节“寒湿疫方”临床应用路径039
第四节“预防通治方”及“恢复期通治方”适宜人群及临床应用040
第二章基础: 基层社区045
节当前我国社区治理和医疗服务现状045
第二节社区集中防控的重要地位和显著优势054
第三节武昌区基层社区中医药基础和主要特点061
第四节中西医康复协作网络的建立068
第三章桥梁: 互联网技术072
节“互联网 ”的必要性和紧迫性072
第二节武昌社区互联网应用基础075
第三节“数字化中医药”模式的云平台建设和大数据信息研究078
第四节医生志愿者及其组织与管理094
第三篇“武昌模式”的优势和意义
章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109
节中医药防治疫病实践与经验109
第二节治未病: 疫病早期中医药的突出优势 112
第三节瘥后防复: 疫病康复的中医药特色115
第四节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116
第二章促进中医药与互联网的有效融合119
节数字中医药模式构想119
第二节数字中医药模式实践应用123
第三章构建特色明显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区防控体系130
节基层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30
第二节社区是抗疫的主战场和关键点135
第三节基层社区防疫能力的提升和网点建设140
第四节凸显社区疫情防控的中医药地位144
第五节互联网和各种社会资源作用的发挥150
第四章“武昌模式”的推广应用实践160
节从“武昌模式”到舒兰患者“一人一方”的灵活应用160
第二节“武昌模式”在“新冠隔离综合征”人群中的应用163
第三节“武昌模式”在襄阳市的应用与推广167
第四篇“武昌模式”中的科学研究
章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真实世界研究175
节基于“武昌模式”的社区隔离人群注册登记研究175
第二节社区隔离人群注册登记研究的关键问题182
第三节真实世界数据质量控制方法183
第二章新冠肺炎中医药治疗效果的探索性研究188
节社区隔离人群的中医药干预疗效分析188
第二节住院患者人群的中医药干预疗效分析201
第三节基于“复阳”/无症状感染患者队列联合团队研究模式206
第三章新冠肺炎中医药治疗效果的循证研究209
节“寒湿疫方”对轻型与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临床结局影响209
第二节中药恢复期通治方对恢复期核酸复阳的临床研究220
第五篇“武昌模式”的展望
章中医药抗疫长效机制建设237
节中医药应积极参与国家公共卫生事业237
第二节提升中医药管理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239
第二章进一步发挥中医药防治重大疫病的潜力247
节系统传承中医药抗疫的经验智慧并创新发展247
第二节“中医药 大数据”的发展要求249
第三章重塑重大公共卫生体系253
节强化制度自信,建立健全中国特色公共卫生应急方案253
第二节坚持道路自信,加强平战结合的网底建设254
第三节总结经验教训,创新方式方法255
第四节“武昌模式”未来应用256
附258
志愿者随访感言节选258
访谈实录——仝小林: 在实践中深化对新冠肺炎的认知269
致谢274
仝小林,新冠肺炎中央指导组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原副院长。兼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分泌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联盟主席,世中联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会长等职。主持国自然、“973”计划等课题30余项。主持起草《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糖尿病中医防治标准(草案)》等标准化文件;主编《新冠肺炎中医诊疗与研究》《糖络杂病论》《方药量效学》等著作
本书从“武昌模式”的形成和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及操作方式、纳入的科学研究、优势及意义、思考与展望等角度,对“武昌模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进行阐述,系统地总结了运用中医药手段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为未来类似事件的处理提供范本,对国家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是中医药发展史上这一里程碑式事件的详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