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财政学理论体系
作者:(日)永田清 著; 吴兆莘 译; 刘志广 整理
出版:上海远东出版社 2022.7
定价:60.00 元
ISBN-13:9787547617823
ISBN-10:7547617824
去豆瓣看看 主编的话Ⅰ
整理凡例Ⅰ
导读Ⅰ
译者序言Ⅰ
著者原序Ⅰ
前篇
章共同欲望论之财政学3
节财政学上之基本问题3
第二节欲望论财政学之诸宗派6
第三节共同欲望与社会组织11
第四节集团之类型与财政18
第五节批判与反省23
第二章全体主义之财政学27
节财政之支配性27
第二节全体主义之社会观31
第三节全体主义之国家经济概念38
第四节根据全体主义之财政总论42
第五节全体主义财政学之批判52第三章目的论之财政学57
节财政学与目的论的考察57
第二节目的论之思维形式与经济理论59
第三节个人经济论与经济组织论67
第四节目的论之财政理论及其批判70
第四章功利主义之财政学79
节功利主义与租税分配79
第二节功利主义概观81
第三节功利主义与平等牺牲说91
第四节功利主义与小牺牲说96
后篇
第五章财政学之社会理论109
节财政学之社会理论的基础109
第二节财政学之社会学的研究113
第三节财政社会学倾向之发轫117
第四节葛德雪之财政社会学及其批判122
第六章财政社会学之展开130
节财政社会学之课题130
第二节H. Jecht之财政本质论136
第三节H. Jecht之财政类型论及其批判145
第四节H. Sultan之财政社会学论155
第七章经济组织的二元论163
节组织分类之基准163
第二节经济组织二元论概观168
第三节财政之类型及其发展程序176
第四节市场经济与公共经济184
第八章财政学之政治性191
节财政与国家职能191
第二节官房学之政治性194
第三节自由主义财政思想之政治性199
第四节社会政策的财政思想之政治性204
第五节根据政治社会学及榨取说势力说之财政学的
政治性208
第六节财政组织论之政治性215
作者简介 永田清,1903—1957,日本著名经济学家、财政学家和企业家。著有《现代财政学理论体系》《国家财政知识》《财政学概论》《战争经济的潮流》《财政学的发展》等。 译者简介 吴兆莘,1901—1978,早年参加革命,曾任中共东阳县委书记,1935年赴日留学,1937年归国,后受聘于暨南、英士、厦门大学任教授,并担任经济学系主任。1949年后曾任沈阳东北行政学院教授,1950年回厦门大学任教授,先后兼任经济系主任、总务长和图书馆馆长等职。著有《中国税制史》《中国财政金融年表》等,译著有永田清的《现代财政学理论体系》和井藤半弥原的《租税原则学说之生成与构造》等。 整理者简介刘志广,经济学博士,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财政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为财政社会学与经济学基础理论,出版专著《新财政社会学研究——财政制度、分工与经济发展》,译著《赤字、债务与民主》等,(联合)主编“财政政治学文丛”“财政政治学视界论丛”“中国近现代财政学名作新编丛书”。
永田清《现代财政学理论体系》一书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主要包括共同欲望论之财政学、全体主义之财政学、目的论之财政学和功利主义之财政学。下篇以理论基础为出发点,阐论财政社会学之展开与经济组织二元论。立足财政与国家职能间的关系,总结各种财政学理论体系的政治性。
整理者则将繁体竖排的原著以简体横排形式呈现,在保持书稿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校订,主要涉及专有名词、个别文字和标点符号的调整。为方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整理者为每本著(译)作写出了导读,并对文中提及的部分史实与原理加以注释。经整理后,本稿更加适应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为读者了解民国时期财政思想提供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