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神的山川——《山海经》与上古地理、历史及神话的重建
作者:刘宗迪
出版:商务印书馆 2022.7
页数:1484
定价:260.00 元
ISBN-13:9787100208215
ISBN-10:7100208211 
去豆瓣看看    导言 《山海经》与上古地理学
  上编  流观山海图
  章 俯仰终宇宙:《大荒经》概观
    节 《大荒经》的内容与构成    
    第二节 《大荒经》的文本与版图    
    第三节 《大荒经》的星象与神怪    
    第四节 《大荒经》的方国与人物    
    第五节 《大荒经》:宗教地理图志  
  第二章 山川博物志:《山经》概观
    节  山蕴万物:《山经》博物学发凡    
    第二节  万物有形:《山经》中的怪物    
    第三节  鸟兽有灵:《山经》中的灵异    
  第四节  山川之守:《山经》中的群神    
  第五节  大地经纬:《山经》地理学发微  
  第三章 大地测量术:《山经》的尺度
    节 《东次三经》与庙岛群岛  
    第二节 《山经》的测量与里距    
  中编  山川与历史
  第四章 四海之内:《大荒经》的世界
    节 《大荒经》中的“四海”    
    第二节  北齐之国:《大荒经》的北方海岸线    
    第三节  苍梧之野:《大荒经》的东南海岸线    
    第四节  姑射之山:《大荒经》的东北海岸线    
    第五节  九河之地:《大荒经》的西海    
  第五章 众神之巅:昆仑之墟的山川与神灵
    节 《西次三经》的山川:昆仑地理考    
    第二节 《大荒西经》的山川与方国    
    第三节  昆仑之墟的神话与星象    
  第六章 齐通四海:《南山经》《东山经》的山川古道
  节  泰山向东:《南山经》的地域    
  第二节  渤海以南:《东山经》的地域    
  第七章 大雁之门:《北山经》的山川薮泽
  节  鸿雁于飞,集于大泽    
  第二节  黄河口的牧马之地:《北次一经》的地域    
  第三节  北海畔的桑蚕之野:《北次二经》的地域    
  第八章 禹河寻踪:《北次三经》与洪水地理
    节  所谓“太行之山”    
    第二节 《北次三经》的文本构成    
    第三节  河出孟门之上    
    第四节  洪水薄乎空桑    
    第五节  海畔碣石    
    第六节  禹河真迹    
  第九章 泰山之阿:《西山经》山川考
    节  黑水之间有华山    
    第二节  汉水出嶓冢    
    第三节  洛水出刚山    
    第四节  渭水出鸟鼠同穴之山    
    第五节  地名之旅:由鲁西到关中    
    第六节 《山经》四方经的地域范围概观    
  第十章 九河之都:《中次三经》的山川与神灵
    节  太逢之神与风伯    
    第二节  九河之都与河伯    
    第三节  帝之密都与高禖    
    第四节  鬼方之神    
  第五节  众神的家园    
  第十一章 禹居阳城:《中山经》山川的夏史印记
    节  又见飞鱼:《中次一经》的地域  
    第二节  伊洛之间:《中次二经》和《中次四经》的地域    
    第三节  夏墟何在?     
    第四节  舜耕历山:《中次五经》的地域    
    第五节  阳虚之山:禹居阳城考    
  第十二章 朝歌之山:《中山经》山川的商史印记
    节  放马桃林:《中次六经》的地域  
    第二节  牧野何在?     
    第三节 《逸周书·世俘》所记牧野之战地理考    
    第四节 《逸周书·度邑》所记“有夏之居”考    
    第五节  泰山之麓的商王兽苑    
    第六节  故国芳草:《中次七经》的地域    
    第七节  泰山之下是中国    
    第八节  太室山的西迁    
  第十三章 江出岷山:《中山经》山川的楚史印记
    节  江水之源:《中次九经》的地域    
    第二节  荆山之首:《中次八经》的地域    
    第三节  首阳之巅:《中次十经》的地域    
    第四节  沧浪之水:《中次十一经》的地域  
    第五节  清华简《楚居》所记早期楚墟考    
  第六节  九江所汇:《中次十二经》的地域  
  第七节 《楚辞》地理辨    
  第八节  中心与边缘:《山经》地域概观    
  下编  重构古史版图
  第十四章 宅殷土芒芒:《山海经》的历史空间
    节 《山海经》与商代地域    
    第二节 《山海经》中的古史记忆    
  第十五章 殷有册有典:《山海经》的成书年代
    节 《大荒经》《海外经》古图成于商代  
    第二节 《山经》成书于西周春秋之际    
  第十六章 众神的黄昏:秦始皇与《山海经》
    节  西土的崛起:《山海经》空间格局的重构    
    第二节  东土的召唤:秦始皇巡守的神话地理学    
  结语
  参考书目
  刘宗迪,先后就读于南京大学气象系、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上古历史地理、先秦文献、神话学、民俗学等方面的研究,著有《失落的天书》《古典的草根》《七夕》《的世界》等书。
  《山海经》是一部囊括万有的宇宙图志,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堪称一部上古自然知识与文化记忆的宝库。
  经文记录的众多山川、方国、丘墟地名,作为先民铭写于大地之上永不磨灭的历史印记,凝聚了极为丰富的上古历史、地理和宗教文化记忆。它们组合为一幅山川与都邑并陈、时间与空间交错的地图,指引着我们穿越时光之门,回到那个众神守护山川、大地与星空交映、华夏与万国杂然并存的历史图景。
  借助《山海经》地理空间的重建,让我们重新回到历史曙光初启的“前华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