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之际:中国古代的政权与学术 博雅英华系列 祝总斌教授著
作者:祝总斌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7
页数:334
定价:88.00 元
ISBN-13:9787301341544
ISBN-10:7301341547 
去豆瓣看看    目 录
  第一编 论皇权
  略论中国封建政权的运行机制
  /
  003
  试论我国封建君主专制权力发展的总趋势
  ———附论古代的人治与法治
  /
  026
  古代皇太后
  “称制
  ”制度存在、延续的基本原因
  /
  049
  第二编 说宰相
  说宰相
  /
  065
  西汉宰相制度变化的原因
  /
  074
  唐初宰相制度变化原因试探
  /
  096
  试论明代内阁制度的非宰相性质
  ———兼略说明代以前秘书咨询官员权力的特点
  /
  108
  第三编 评吏胥
  试论我国古代吏胥的特殊作用及官、吏制衡机制
  /
  127
  试论我国古代吏胥制度的发展阶段及其形成的原因
  /
  152
  第四编 谈取士
  《后汉书
  ·党锢传》太学生
  “三万余人
  ”质疑
  /
  189
  论八股文取士制不容忽视的一个历史作用
  /
  196
  正确认识和评价八股文取士制度
  /
  207
  “四书
  ”传播、流行的社会、历史背景
  /
  238
  第五编 读史记
  《史记》导读
  /
  255
  说“史记
  ”
  ———兼试论司马迁《史记》的得名问题
  /
  267
  有关《史记》崇儒的几个问题
  /
  281
  有关《史记》歌颂汉王朝的几个问题
  /
  305
  002
  君臣之际:中国古代的政权与学术
  祝总斌(1930—2022),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多年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和科研,尤长于魏晋南北朝史和制度史研究,著有《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材不材斋文集》《材不材斋史学丛稿》等。
  本书聚焦于“皇权”“宰相”“吏胥”“取士”四个方面,选取祝总斌教授具有代表性的论著十余篇,论述中国古代政权与学术的一些特点,对中国古代的最高权力、国家治理、官吏来源等重要问题探微发覆。此外,还收录作者关于《史记》的文章四篇,文中对《史记》书名的由来以及司马迁的“崇儒”与“颂汉”问题提出独得之见,体现出对中国古代史学的深刻理解。
  本书由陈苏镇教授撰写导读,通过研究实例,介绍了祝总斌教授“厚积薄发”“精细读书”“论从史出”的治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