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速前进:后电影文论选(拜德雅·新迷影丛书。直面“电影之死”困境,寻觅数字时代的电影本质)
作者:帕特里夏?皮斯特斯 等
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3.8
定价:78.00 元
ISBN-13:9787532187294
ISBN-10:7532187292 
去豆瓣看看    总序
  编者导言|重建电影研究:从“后理论”到“后电影”
   
  弗朗西斯科·卡塞蒂
  后电影时代的电影存续
   
  珍妮特·哈伯德
  离心电影导论
   
  史蒂文·沙维罗
  后连续性
  后电影情动
  分裂原子:后电影声音和视觉的表达
   
  肖恩·丹森
  疯狂摄影机、不相关影像和后电影情动的后感知中介
   
  帕特里夏·皮斯特斯
  闪速前进:未来就是现在
   
  安德烈亚斯·苏德曼
  子弹时间与后电影时间性的中介
   
  塞尔吉·桑切斯
  走向非时间影像:数字时代的德勒兹笔记
   
  戴维·兰博
  错误影像:论记忆的技术
   
  比利·史蒂文森
  后电影的场所:趋向基础结构主义诗学
   
  托马斯·埃尔塞瑟
  媒介考古学:过时的诗学
   
  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
  艺术与媒介的无考古学与变体学是为何以及如何丰富电影研究的
   
  特蕾丝·格里沙姆 等
  《灵动:鬼影实录》与《灵动:鬼影实录2》中的后电影性                                                                         
   
  肖恩·丹森 等
  后连续性、非理性摄影机、关于3D的思考
   
  参考文献
   
  大都会文献翻译小组
  作者 帕特里夏·皮斯特斯(Patricia Pisters),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媒体文化和电影研究专业教授,荷兰皇家科学院、荷兰皇家科学与人文学会、欧洲科学院成员。她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于电影哲学、影像本体论、银幕文化的政治性等,代表作品有《视觉文化的基体:与德勒兹探讨电影理论》《神经-影像:德勒兹电影哲学与数字银幕文化》等。 丛书主编 李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制片人,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理论、图像哲学与电影史,著有《目光的伦理》《迷影文化史》等。 本书主编 陈瑜,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影理论与批评,著有《电影悬念的叙事分析》等。
  本书收录了西方电影和媒介研究学者关于后电影(post-cinema)的十五篇代表性论文,作者包括托马斯·埃尔塞瑟、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弗朗西斯科·卡塞蒂、帕特里夏·皮斯特斯、史蒂文·沙维罗等。“后电影”可被理解为对21世纪电影新形态、新发展、新问题进行理论化的一种命名,它聚焦于21世纪的媒体如何帮助塑造和反映新的情感形式。后电影理论的建构者人数众多,且表达出几乎完全相同的问题意识,即数字时代对电影制作和电影研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