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辑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构建——评冯光廉先生的学术贡献
漫漫无尽的追求——徐鹏绪先生访谈录
我的学术研究之旅
未竟之书——宋遂良先生与他的时代
文学理论与批评
中国现代文体谱系中的“短篇小说”
鲁迅与山东作家——1913-1958:相关研究史料钩沉
身体美学:王蒙《猴儿与少年》的艺术超越性
论中国当代先锋诗歌的语言变构
论何向阳诗集《刹那》中的“灵觉诗学”
从“回归的美学”到“寻回汉声”——杨键诗歌论
中国当代作家视域中的福克纳镜像及接受变异研究
“顽世”现实主义与“后精英”写作——20世纪90年代的徐坤
《有生》与先锋小说及新历史小说比较论
“歌颂与暴露”:文艺批评论争与文学观念的转变
地方学术:近代语言变革的突围路径
朦胧诗·三个崛起·新诗潮
佛韵禅悟里的现代烛照:论《桥》中佛教文化的“现代表达”
繁华落尽现悲凉——长篇小说《长安的荔枝》读札
“《青春万岁》热”:20世纪50年代革命理想主义的复归与重构
身心的“病痛”与灵肉的“疗救”——王蒙小说中的“医疗叙事”
从“红罂粟丛书”看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的商业出版与写作
新视野·青岛印记
青岛印记:作为一种审美建构
“新世纪青岛女诗人”创作初探
老舍在青岛的文学“避暑”
世态之“相”的呈现与挖掘
——评艾玛长篇小说《观相山》兼对青岛文学发展路径的思考
青岛景观建构的三重维度
青岛文学现场直击
五蕴皆苦与精神暗伤书写——关于艾玛长篇小说《观相山》
另外一种视角:让文学走向“荒野”
——高建刚短篇小说《陀螺大师》的生态叙事
一曲历史、人性和审美的壮歌
——评铁流、赵方新长篇报告文学《烈火芳菲》
参差对照的小说世界——方如创作论
温暖的冷湖温情的拥抱
——读于潇湉儿童小说《冷湖上的拥抱》
历史的足痕——简评连谏的长篇小说《迁徙的人》
夕阳路上的生命交响——孙秉伟散文集《烟雨人生》序言
西方哲学与东方智慧的心灵双修——高伟的杂文印象
从点横撇捺到天地人生——读张金凤《汉字有张人类的脸》
……
艺术广角
青·艺:观察与品评
谈艺录
岛上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