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的民俗书写研究
作者:刘文祥
出版:知识产权出版社 2024.8
页数:288
定价:76.00 元
ISBN-13:9787513094801
ISBN-10:7513094802
去豆瓣看看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第一章 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历史及面临的新形势
第一节 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发展脉络
第二节 民俗之于乡土小说的意义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年以来社会文化形势的变化
第二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概况及新变
第一节 创作观念:回归民俗本体
第二节 书写内容:广度和深度的拓展
第三节 叙事形式:碎片化、内视化与深度融合
第四节 发展趋势:书写不断走向衰落
第三章 “影子乡土”: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特征
第一节 乡土整体性的消散
第二节 “民”与“俗”的分裂倒置
第三节 乡土民俗空间的塌陷
第四节 伪民俗书写的浮出
第四章 拯救与再造: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蕴含的精神诉求
第一节 重新发现乡土
第二节 拯救民俗主体
第三节 重建乡土秩序
第四节 修复乡土伦理
第五章 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深度反思
第一节 难以实现的“空间性杂居”
第二节 形式的凝固与感觉结构:民俗想象的缺陷
第三节 “去博物馆化”的悖论
第四节 乡土民俗书写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刘文祥(1988- ),山东临沂人,文学博士,出站博士后。现供职于河北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主持省级项目2项,厅级项目4项,发表论文20余篇(含CSSCI来源期刊15篇),多篇论著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新华文摘》论点摘编。
纵观百年的乡土小说创作历程,民俗一直是重要的表现主题,在不同时代的小说创作中,民俗以不同的形态进入文本中。无论是五四乡土小说、左翼乡土小说、京派“梦幻乡土”小说还是后来的“山药蛋派”小说、寻根小说,都非常关注民俗这个领域。乡土小说中的民俗书写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意象、事件和场景,而是有关传统、国族和现代性想象的复杂系统。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土书写遭遇了各种新的挑战。在乡土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乡土小说的民俗书写传统会发生怎样的转型?文本中建构的民俗世界和乡土社会又是什么样的,呈现为什么样的特征,又寄托了作家们怎样的心理诉求?本文对这些问题展开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