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目 录内容简介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是我国明朝著名科学家宋应星。
宋应星(1587-?),字长庚,江西奉新人。明末清初科学家。万历四十三年(1615)考中举人。但以后六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于是他对功名逐渐冷淡下来,而开始将主要精力用于游历考察,总结各地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为编纂一部科技巨著积累资料。他到田间、作坊学习了许多生产知识,在担任江西分宜县教谕(1638-1654)年间写成了《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对我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又细分作十八卷。上卷记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中卷内容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下卷记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该书文字简洁,记述扼要,书中所记均为作者直接观察和研究所得。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问世以后,有不少版本流传,先后被译成日、英、法、德等国文本。《天工开物》是世界上首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科技著作之一,其中关于制墨、制铜、养蚕、用竹造纸、冶锌、农艺加工等的方法,都对西方产生了影响,代表了我国明代的技术水平。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
宋应星(1587-?),字长庚,江西奉新人。明末清初科学家。万历四十三年(1615)考中举人。但以后六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于是他对功名逐渐冷淡下来,而开始将主要精力用于游历考察,总结各地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为编纂一部科技巨著积累资料。他到田间、作坊学习了许多生产知识,在担任江西分宜县教谕(1638-1654)年间写成了《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对我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又细分作十八卷。上卷记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中卷内容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下卷记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该书文字简洁,记述扼要,书中所记均为作者直接观察和研究所得。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问世以后,有不少版本流传,先后被译成日、英、法、德等国文本。《天工开物》是世界上首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科技著作之一,其中关于制墨、制铜、养蚕、用竹造纸、冶锌、农艺加工等的方法,都对西方产生了影响,代表了我国明代的技术水平。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
比价列表价格走势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