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学经典普及本 墨子

目 录内容简介
历史上有许多人,对于他们的名字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大名鼎鼎、家喻户晓;陌生是因为细究起来,除了几个标签似的名词之外,我们对这些人好像一无所知。墨子就是这么一个人。提到墨子,一般人多能想到“墨家学派”“兼爱”“非攻”这些词汇,除此之外则是一片茫然。
其实,一般人对墨子知之甚少不足为奇,因为连专家学者知道的也不多——关于他的记载实在太少了,不仅生卒年无法确定,甚至连姓氏也没有定论。有人说,墨子不姓墨,而是姓翟,因为他的母亲生他前梦到了乌鸦,于是给他的小名取为“墨”:有人说,他是受了墨刑的囚徒,所以人们给他起了这个绰号;还有人说,他之所以叫墨子,可能因为他本身是印度人,肤色比较黑……当然,通常人们还是认定“墨”是他的姓,“翟”是他的名。
墨子生活在战国初期,大约出生于公元前468年(一说前480),卒于公元前376年(一说前390)。除此之外,他的籍贯也有许多种说法,有人说他是宋国人,有人说他是楚国人,但学界多认为他是孔子的同乡——鲁国人。由《墨子》一书,我们大概可以推测,墨子的出身不太好,可能是个手工业者。不过,他并没有放任自己庸庸碌碌,而是像孔子一样,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宗立派,创立学说,并且游说各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根据《淮南子·要略》的说法,墨子起初为儒家弟子,后来出于对儒家学说不满而自创一派。可以说,墨家学说是墨子对儒家学说进行反思和批判的产物。事实上,《墨子》对儒家学说充满了攻击,比如《节葬》《节用》《非乐》《非儒》等就是典型代表。
墨家作为一个以“非儒”立场出现的学派,与儒家平分秋色,成为当时的显学。显学包括两个要素,一个是队伍壮观,声威显赫;另一个则是仕途通达,君主信任。要做到这两点,关键就在于要和历史前进的方向保持一致。墨子生活的战国已经不同于孔子所在的春秋时代,此时,周代制度几乎被破坏殆尽,孔子以宗法贵族文化的旧瓶装官僚地主社会之新酒的做法,无疑已经跟不上历史的进程了。因此,墨子便结合贵族社会行将灭亡这种新的历史环境而对儒家学说进行反思,创立了墨家。
《墨子》一书,原为七十一篇,现存五十三篇,本书则选录了其中的二十四篇。虽然只有不到一半的篇幅,但由于《墨子》本身存在内容重复的问题,此次选录基本上囊括了《墨子》的全部核心思想,因此亦有全本之功。
其实,一般人对墨子知之甚少不足为奇,因为连专家学者知道的也不多——关于他的记载实在太少了,不仅生卒年无法确定,甚至连姓氏也没有定论。有人说,墨子不姓墨,而是姓翟,因为他的母亲生他前梦到了乌鸦,于是给他的小名取为“墨”:有人说,他是受了墨刑的囚徒,所以人们给他起了这个绰号;还有人说,他之所以叫墨子,可能因为他本身是印度人,肤色比较黑……当然,通常人们还是认定“墨”是他的姓,“翟”是他的名。
墨子生活在战国初期,大约出生于公元前468年(一说前480),卒于公元前376年(一说前390)。除此之外,他的籍贯也有许多种说法,有人说他是宋国人,有人说他是楚国人,但学界多认为他是孔子的同乡——鲁国人。由《墨子》一书,我们大概可以推测,墨子的出身不太好,可能是个手工业者。不过,他并没有放任自己庸庸碌碌,而是像孔子一样,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宗立派,创立学说,并且游说各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根据《淮南子·要略》的说法,墨子起初为儒家弟子,后来出于对儒家学说不满而自创一派。可以说,墨家学说是墨子对儒家学说进行反思和批判的产物。事实上,《墨子》对儒家学说充满了攻击,比如《节葬》《节用》《非乐》《非儒》等就是典型代表。
墨家作为一个以“非儒”立场出现的学派,与儒家平分秋色,成为当时的显学。显学包括两个要素,一个是队伍壮观,声威显赫;另一个则是仕途通达,君主信任。要做到这两点,关键就在于要和历史前进的方向保持一致。墨子生活的战国已经不同于孔子所在的春秋时代,此时,周代制度几乎被破坏殆尽,孔子以宗法贵族文化的旧瓶装官僚地主社会之新酒的做法,无疑已经跟不上历史的进程了。因此,墨子便结合贵族社会行将灭亡这种新的历史环境而对儒家学说进行反思,创立了墨家。
《墨子》一书,原为七十一篇,现存五十三篇,本书则选录了其中的二十四篇。虽然只有不到一半的篇幅,但由于《墨子》本身存在内容重复的问题,此次选录基本上囊括了《墨子》的全部核心思想,因此亦有全本之功。
比价列表价格走势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