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学经典普及本:群书治要

目 录内容简介
《群书治要》是我国古代治政书籍的选辑,集思想之万象,汇浩瀚之精华,有如典籍总览,意义重大而深远。它是唐初文臣魏徵、褚亮、虞世南、萧德言等受皇帝唐太宗之诏令,辑录前人著述作谏书,为唐太宗“偃武修文”“治国安邦”,创建“贞观之治”提供警示的匡正巨著。
《新唐书·萧德言传》载:“太宗欲知前世得失,诏魏徵、虞世南、褚亮及德言裒次经史百氏帝王所以兴衰者上之,帝爱其书博而要,曰:‘使我稽古临事不惑者,公等力也!’赉赐尤渥。”就此成书后,据说,太宗大加赞赏,常常手不释卷,日夜捧读,欢喜无量,深感此书对“贞观盛世”实有大裨益!《群书治要》亡于唐末兵戎,幸而有流落处可寻。该书在日本历经千年保留下来,至清末时传回中国,余后陆续传世至今。
《群书治要》取材于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上始五帝,下迄晋年”,以“务乎政术,存乎劝诫”为宗旨,本于唐太宗所言“博而要”的原则,从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节录而成,呕心沥血数年,于贞观五年(631)编辑成书,计近七十部约五十余万言,可说字字珠玑,读来受益良多。
鉴于此著篇幅仍巨,今特择取其中重中之重的书目,选篇、选段、选句加以译注,以“剥洋葱”式的方法,为读者呈现其内在精粹,领略古圣修齐治平的嘉言懿行,饱览先贤前言往行之菁华。注释力求“信、达、雅”,译文力求通俗而不赘言。同时,为不失全面,对于未予选译加注的书目,另以附录形式简要介绍。
古镜今鉴。望举此微薄之力,扬国学之风。
《新唐书·萧德言传》载:“太宗欲知前世得失,诏魏徵、虞世南、褚亮及德言裒次经史百氏帝王所以兴衰者上之,帝爱其书博而要,曰:‘使我稽古临事不惑者,公等力也!’赉赐尤渥。”就此成书后,据说,太宗大加赞赏,常常手不释卷,日夜捧读,欢喜无量,深感此书对“贞观盛世”实有大裨益!《群书治要》亡于唐末兵戎,幸而有流落处可寻。该书在日本历经千年保留下来,至清末时传回中国,余后陆续传世至今。
《群书治要》取材于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上始五帝,下迄晋年”,以“务乎政术,存乎劝诫”为宗旨,本于唐太宗所言“博而要”的原则,从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节录而成,呕心沥血数年,于贞观五年(631)编辑成书,计近七十部约五十余万言,可说字字珠玑,读来受益良多。
鉴于此著篇幅仍巨,今特择取其中重中之重的书目,选篇、选段、选句加以译注,以“剥洋葱”式的方法,为读者呈现其内在精粹,领略古圣修齐治平的嘉言懿行,饱览先贤前言往行之菁华。注释力求“信、达、雅”,译文力求通俗而不赘言。同时,为不失全面,对于未予选译加注的书目,另以附录形式简要介绍。
古镜今鉴。望举此微薄之力,扬国学之风。
比价列表价格走势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实时获取购书优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