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科研促进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张景秋 著; 张景秋 编
出版:知识产权出版社 2024.12
页数:268
定价:89.00 元
ISBN-13:9787513096539
ISBN-10:7513096538
去豆瓣看看 研究生知识产权实务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与路径探索
青年志愿服务助力环境教育——北京市公园志愿服务机制调查报告
数字时代的新法科教育转型——以企业法务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为中心
OBE理念指导下刑事诉讼法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科研成果融入课程教学的思考与探索——以经济法学为例
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立法初探
新文科背景下法学专业“科研反哺教学”机制研究
新文科背景下的“科教—产教”融合理念与实践——以广播电视学课程建设为例
高校加强科技传播和科普教育的策略研究
论生涯规划发展理念下新闻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以省属T大学为例
一体两翼:从育人视角看高等院校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学与科研如何相互促进
考古文博类研究生毕业论文指导的探索
立足学术,实践育人——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的育人案例
田野求真促进辽金元考古教学内容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教师科研项目融入教学路径探析——以北京联合大学相关专业为例
经典史学论著研究对于历史学教学的促进意义——以东晋建国史为例的教学案例分析
“新文科”理念下科研项目促进文博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以“北京地区出土古代服饰形象复原动态展示”项目为例
基于产教融合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研究生培养的一点思考
实践类课程双语教学改革模式探索——以GIS技术与应用课程为例
思政引领下的科研促进教学实践——以土地管理课程为例
“科技创新驱动”地理学类专业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协同教学模式下的“教研相长”——以地理学研究生学术道德与论文写作课程为例
科研反哺教学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探索与实践
“科研反哺教学”背景下的GIS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
科研促进教学在新文科课程创新中的实践探索——以档案专业声影北京课程为例
科研促进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科研促进教学在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实践
新文科背景下计算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
试析跨学科知识导入案例教学模式
夯实科学研究基础 促进教学能力提升
张景秋,女,兰州人,1967年11月出生。1998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人文地理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城市科学系主任,教授,北京联合大学校级骨干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带头人,首都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地理学会理事,美国地理学会会员。主持及参编专(译)著多部。主要研究方向是城市规划与区域发展、城市地理学、城市空间结构。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作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以科研赋能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教育支持、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作为北京市属高校文理兼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自1978年以来持续探索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科研促进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本论文集既是对科研教学互促共生的思考,也是地方高校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践成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