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学:强者逆势破局的长胜秘诀(原文+译文+点评+案例)
作者:[隋]王通 著
出版:古吴轩出版社 2025.5
定价:56.00 元
ISBN-13:9787554625750
ISBN-10:7554625756
去豆瓣看看 智卷一002
002/智极则愚也。
004/圣人不患智寡,患德之有失焉。
006/才高非智,智者弗显也。
008/位尊实危,智者不就也。
010/大智知止,小智惟谋。智有穷而道无尽哉。
012/谋人者成于智,亦丧于智也。
014/谋身者恃其智,亦舍其智也。
016/智有所缺,深存其敌,慎之少祸焉。
018/智不及而谋大者毁,智无歇而谋远者逆。
020/智者言智,愚者言愚,以愚饰智,以智止智,智也。
用势卷二022
022/势无常也,仁者勿恃。
024/势伏凶也,智者不矜。
026/势莫加君子,德休与小人。
028/君子势不于力也,力尽而势亡焉。
030/小人势不惠人也,趋之必祸焉。
032/众成其势,一人堪毁。
034/强者凌弱,人怨乃弃。
036/势极无让者疑,位尊弗恭者忌。
038/势或失之,名或谤之,少怨者再得也。
040/势固灭之,人固死之,无骄者惠嗣焉。
利卷三042
042/惑人者无逾利也。
044/利无求弗获,德无施不积。
046/众逐利而富寡,贤让功而名高。
048/利大伤身,利小惠人,择之宜慎也。
050/天贵于时,人贵于明,动之有戒也。
052/众见其利者,非利也。
054/众见其害者,或利也。
056/君子重义轻利,小人嗜利远信,利御小人而莫御君子矣。
058/利无尽处,命有尽时,不怠可焉。
060/利无独据,运有兴衰,存畏警焉。
辩卷四062
062/物朴乃存,器工招损。
064/言拙意隐,辞尽锋出。
066/识不逾人者,莫言断也。
068/势不及人者,休言讳也。
070/力不胜人者,勿言强也。
072/王者不辩,辩则少威焉。
074/智者讷言,讷则惑敌焉。
076/勇者无语,语则怯行焉。
078/忠臣不表其功,窃功者必奸也。
080/君子堪隐人恶,谤贤者固小人也矣。
誉卷五082
082/好誉者多辱也。
084/誉满主惊,名高众之所忌焉。
086/誉存其伪,谄者以誉欺人。
088/名不由己,明者言不自赞。
090/贪巧之功,天不佑也。
092/赏誉勿轻,轻则誉贱,贱则无功也。
094/受誉知辞,辞则德显,显则释疑也。
096/上下无争,誉之不废焉。
098/人无誉堪存,誉非正当灭。
100/求誉不得,或为福也。
情卷六102
102/情滥无行,欲多失矩。
104/其色如一,鬼神莫测。
106/上无度失威,下无忍莫立。
108/上下知离,其位自安。
110/君臣殊密,其臣反殃。
112/小人之荣,情不可攀也。
114/情存疏也,近不过己,智者无痴焉。
116/情难追也,逝者不返,明者无悔焉。
118/多情者多艰,寡情者少难。
120/情之不敛,运无幸耳。
蹇卷七122
122/人困乃正,命顺乃奇。
124/以正化奇,止为枢也。
126/事变非智勿晓,事本非止勿存。
128/天灾示警,逆之必亡;人祸告诫,省之固益。
130/躁生百端,困出妄念,非止莫阻害之蔓焉。
132/视己勿重者重,视人为轻者轻。
134/患以心生,以蹇为乐,蹇不为蹇矣。
136/穷不言富,贱不趋贵。
138/忍辱为大,不怒为尊。
140/蹇非敌也,敌乃乱焉。
释怨卷八142
142/世之不公,人怨难止。
144/穷富为仇,弥祸不消。
146/君子不念旧恶,旧恶害德也。
148/小人存隙必报,必报自毁也。
150/和而弗争,谋之首也。
152/名不正而谤兴,正名者必自屈也焉。
154/惑不解而恨重,释惑者固自罪焉。
156/私念不生,仇怨无结焉。
158/宽不足以悦人,严堪补也。
160/敬无助于劝善,诤堪教矣。
心卷九162
162/欲无止也,其心堪制。
164/惑无尽也,其行乃解。
166/不求于人,其尊弗伤。
168/无嗜之病,其身靡失。
170/自弃者人莫救也。
172/苦乐无形,成于心焉。
174/荣辱存异,贤者同焉。
176/事之未济,志之非达,心无怨而忧患弗加矣。
178/仁者好礼,不欺其心也。
180/智者示愚,不显其心哉。
修身卷十182
182/服人者德也。
184/德之不修,其才必曲,其人非善矣。
186/纳言无失,不辍亡废。
188/小处容疵,大节堪毁。
190/敬人敬心,德之厚也。
192/诚非虚致,君子不行诡道。
194/祸由己生,小人难于胜己。
196/谤言无惧,强者不纵,堪验其德焉。
198/不察其德,非识人也。
200/识而勿用,非大德也。
—著者—
王通,字仲淹,隋朝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门人私谥“文中子”。有弟子千余人,时称“河汾门下”。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其基本立足点则为儒学。唐朝开国功臣魏徵、李靖、陈叔达、房玄龄等都出自其门下或受其思想影响颇深。《三字经》将其列为五子之一:“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评者—
龙翔,当代畅销书作家、编剧、资深媒体策划人。其作品涉及文学、艺术、中国传统哲学等领域,特别是在中国人传统的为人处世之道上见解颇深。
《止学》是一部以“知止”思想为核心、论述如何在进退之间保持平衡的处世谋略典籍,对了解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和处世智慧具有重要的意义。所谓“知止”,就是要适可而止,过度的追求可能会导致灾难,而适度的追求才能带来成功。曾国藩少时钟爱此书,一生作为处处皆有“知止”的烙印;李嘉诚更将“知止”二字悬挂于办公室内,叮嘱自己身体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