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 我们生活的世界——《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 地球仪和地图、社会调查(考点1-4)
考点1:了解地球仪和地图的基本常识(a)
考点2:能够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c)
考点3:知道社会调查的常用方法(a)
考点4:能够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社会调查(c)
第二课时 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一)(考点5-8)
考点5:知道中国的地理位置(a)
考点6:了解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名称及其分布(a)
考点7:知道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全称、简称)、位置及行政中心(a)
考点8:理解长江和黄河各河段水文特征及开发与治理措施(b)
第三课时 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二)(考点9-10)
考点9:了解我国地形、气候主要类型及分布,概述我国地形气候的主要特点(b)
考点10:比较我国南北方、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分析“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意义(c)
第四课时 世界自然和人文环境(考点11-13)
考点11: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a)
考点12:知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分布(a)
考点13:比较世界典型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b)
主题二 我们传承的文明-《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下册)
第五课时 历史上不同地区文化交流(考点14-16)
考点14:了解丝绸之路与隋朝大运河的概况(a)
考点15: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概况及作用(b)
考点16:了解汉唐盛世文化的概况,列举宋元农牧文化交融的事例(a)
第六课时 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考点17-18)
考点17:知道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成就和重要发明(a)
考点18:知道近代工业革命中有代表性的成就(a)
第七课时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考点19-21)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争霸和百家争鸣(a:
考点20: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影响(b)
考点21:理解“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b)
第八课时 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考点22-24)
考点22:比较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及美国独立战争的概况(b)
考点23: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概况(a)
考点24: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理解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措施及作用(b)
第九课时 历史上的政权更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近代中国落伍(考点25-28)
考点25:列出秦朝到清朝王朝更替的时序(b)
考点26:概述秦始皇、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主要措施(b)
考点27:说明元朝和清朝对国家统一的贡献(b)
考点28:比较鸦片战争前欧美和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概况,分析近代中国逐渐落伍的原因(c)
第十课时 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旧民主主义革命(考点29-31)
考点29:说明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及其影响(b)
考点30:说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概况并探讨它们的影响(c)
考点31:了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概况及其影响(a)
第十一课时 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32-35)
考点32: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概况(a)
考点33:了解红军长征的原因和历程(a)
考点34:知道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探讨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c)
考点35:知道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的局势,理解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及意义(d)
主题三 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二课时 共和国的风雨历程(考点36-38,42)
考点36:理解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b)
考点42: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主要外交成就(a)
考点37: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b)
考点38:了解“一国两制”的涵义及其实践(a)
第十三课时 和平与发展(考点39-41)、经济全球化(考点46)、民族文化(考点47)、国际组织(考点48)
主题四 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九年级
……
主题五 法律教育——《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下册)
主题六 国情教育——《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