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与中医:张其成讲读《周易》(修订版)
作者:张其成 著
出版: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7
页数:279
定价:39.80 元
ISBN-13:9787806667606
ISBN-10:7806667601
去豆瓣看看 前言
第一章 人是什么
西方对人的界说
中国的“人学”特征
儒家:人为仁
道家:人由道生
《周易》:人由乾坤阴阳化生
《黄帝内经》:人以天地之气生
《周易参同契》:人为炉鼎
第二章 回到远古——探索生命的秘蜜
巫——易与医的源头
中国萨满式文明
龟卜与筮占
卦象源于龟卜,易数源于筮占
医学源于巫术
生命的创生——从伏羲、女娲谈起
从阴阳同体、生死同源到阴阳对立、重生轻死
生殖崇拜与阴阳感应
第三章 气——生命的原型
气的字源
《周易》和《黄帝内经》中的气
《周易》论气
《黄帝内经》论气
气是什么
用气说明人体生命的秘密
第四章 阴阳五行——生命的符号摸型
阴阳五行的来源
阴阳的来源
五行的来源
阴阳五行的内涵
阴阳的内涵
五行的内涵
阴阳五行的关系
阴阳的关系
五行的关系
阴阳和五行的关系
阴阳五行在建构中医学体系中的作用
人体生命的功能结构
人体生命的病理变化
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第五章 藏象一生命内外同构
藏象是一种符号模型
藏象的实质
藏象模型的形成及价值
藏象的二级建构
阴阳藏象
五行藏象
人体是一个小宇宙
……
第六章 经络——生命的圆形通道
第七章 病证——生命的异常之象
第八章 运气——生命的预测
第九章 医易会通的历史
第十章 对医易研究的反思
第十一章 中医遇到“哈姆雷特”问题
附录
后记
张其成,原名张其枨,1959年生,安徽歙县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兼任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客座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客座教授、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中国中医药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主任、中国传统生命科学研究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周易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易学与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专著有:《易道:中华文化主干》《易符与易图》《东方生命花园——易学与中医》《象数易学》《守护生命——中国养生文化》《阳阳五行——从哲学到医学》;主编有:《易学大词典》《易经应用大百般科》《医易文化与应用》《医古文》等等。
学医不学易和学易不学医,都是片面的、不足的。学医而不学易的人,必定思路狭窄,不能从宇宙大道上把握人体生命的本质和规律;而只知易不知医的人,必定满足于玄学空谈,不能解决具体问题,由于不能在身体上有所体证,因而对天地大道的把握也必定不够深刻全面。只有将两者统一起来,才能相得益彰,才能弥补各自的不足,否则就会错过一生珍贵的时光。
人类所要探索和解决的最大问题,莫过于生命的问题、生与死的问题。生命的本质到底是细胞、蛋白质、DNA,还是气、精、神?揭开生命奥秘的到底是西方,还是东方?或许西方生命科学更能揭示生命物质层面的奥秘,东方生命哲学则更能揭示生命精神层面的奥秘,两者互补互动,才是未来世界的大同。
在东方人看来,人体是一个缩小了的宇宙,宇宙是一个放大了的人体。这一点充分体现在中医的藏象模型上,藏象是一个包容宇(空间)宙(时间)的巨系统,是一个时空合一的模型。
比价列表